殊胜供养

依止善知识的要求:第一是净信为本,观德莫观过失;第二是念恩生敬;第三是身口给侍,以身口意三业供养善知识。其中,又以依教奉行的供养最为殊胜。——《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不搞面子工程

我们修行人不能讲太多的人情世故,不搞面子上的事情。虽然行菩萨道要随顺人情,但是我们刚开始修行一定要死板一点,尽量依着那个标准去做。修行提升,智慧高了,才可以为了度化众生有所开遮。——《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往好的方向想

菩萨道里有很多密意,我们不要去观过失,看不明白的时候,宁愿往好的方向去想,自以为是就容易造业。——《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转变

大善知识有一种很特殊的怀柔力量,可以调教弟子于无形之中,他会不断地调整你,你不知不觉中就转变了。——《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三过

闻法必须远离的三种过失,宗大师比喻为倒覆之器、不净之器及漏器。——《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功不唐捐留下痕迹

业力是推动凡夫生命延续的力量,业创造一切,业就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就是业力的存在,生命的延续就是业力的延续。我们过去的行为决定了现在,现在的行为又决定了未来,在此过程中,没有特定的主宰,在生命洪流中,任何心念和行为皆功不唐捐,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心行,都将留下痕迹。——《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业能增长 萎缩

我们应深信业决定之理,即每种业都将招感果报,善业招感乐果,恶业招感苦果;业的特点还在于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业能够增长广大,相应的,也会萎缩乃至消除,关键是看我们赋予其何等因缘。——《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皈依后的修行

皈依之后,应做四种修行:①修习皈依,念诵皈依结合礼佛以强化对三宝的信心;②修习发心、增上善心、出离心、菩提心;③奉行五戒十善;④修习四无量心。——《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保持恭敬心

自己抄写的经、破损的经书、坏掉的或者不庄严的佛像、不如法的书等,应于高处焚化后将香灰置于净地或河中,加持众生。焚烧时保持恭敬心而非轻慢心,同时念咒、念佛号等,可防止生起不好的念头。——《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成就同样的品质

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帮助我们成就内在的佛菩萨品质。忆念佛菩萨的根本目的,是仰慕其智慧、德行,从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不断向佛菩萨靠拢,最终于自身成就和他们同样的品质。——《皈依修学手册》
[链接]

点击加载更多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WhatsApp交谈

邮件:yimingzhiguang@gmail.com

工作时间:北京时间 9:30-23:00,节假日不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