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与菩提的区别,也仅在于著境和离境之间

烦恼与菩提的区别,也仅在于著境和离境之间。所谓“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之所以会著境,还是因为不觉,当心粘于境界并产生我法二执,烦恼就随之生起。一旦觉悟现起,离开对境的执著,当下就是菩提。 ——《皈依修学手册》07
[链接]

心是可以训练的,原来是非常自私的心,通过xiu行的训练和串习,就完全可以改变,变成没有自私的心,一切都为众生着想的人。

心是可以训练的,原来是非常自私的心,通过xiu行的训练和串习,就完全可以改变,变成没有自私的心,一切都为众生着想的人。而这一切要靠自己长期的努力,不努力谁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变成这样的人。——《四依法》03
[链接]

念死能使我们看清自身在轮回中的险境,认识佛法于生命的意义,自然生发寻求救护之心。就像

念死能使我们看清自身在轮回中的险境,认识佛法于生命的意义,自然生发寻求救护之心。就像落水者期待强者施予援手那么迫切,这一前提非常重要。——《皈依修学手册》02
[链接]

念死能使我们看清自身在轮回中的险境,认识佛法于生命的意义,自然生发寻求救护之心。

念死能使我们看清自身在轮回中的险境,认识佛法于生命的意义,自然生发寻求救护之心。就像落水者期待强者施予援手那么迫切,这一前提非常重要。——《皈依修学手册》02
[链接]

一个事物在量变的时候,即粗无常的相续变化的显相不明显,但细无常的相续变化的显相还是很明显的

一个事物在量变的时候,即粗无常的相续变化的显相不明显,但细无常的相续变化的显相还是很明显的。凡夫误以为事物是常住不变的,一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时候,粗无常的相续变化的显相就非常明显了,凡夫也以为事物就毁灭了,或者变成了另外一个事物。——《诸行无常》
[链接]

我们要不断地串习诸行无常这个法印,这个法印是以后学修中观、证悟空性必经的阶段

我们要不断地串习诸行无常这个法印,这个法印是以后学修中观、证悟空性必经的阶段。很多人说空、讲空、学空都证不了空性,就是因为他没有真实观修过无常,没有真正地开始实修。真实观修无常和了解无常的道理是完全不同的。——《诸行无常》
[链接]

《集法句经》说,应达此身如瓦砾

集法句经》说,应达此身如瓦砾,如是知法如阳焰,无常刃剑断魔花,能趣涅槃无念位。——《诸行无常》
[链接]

通达了细无常,就引起我们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动机行为上的巨大转变。

通达了细无常,就引起我们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动机行为上的巨大转变。从此不再去执取虚假的有为法,舍弃世间,趣向解脱,证悟无生,也是回归本性的极其重要的前行。——《诸行无常》
[链接]

通达了细无常,就引起我们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动机行为上的巨大转变。

通达了细无常,就引起我们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动机行为上的巨大转变。从此不再去执取虚假的有为法,舍弃世间,趣向解脱,证悟无生,也是回归本性的极其重要的前行。——《诸行无常》
[链接]

只要是有为法,决定是刹那性的。

只要是有为法,决定是刹那性的。不管未来是十年百年一生百生,乃至无量生再多的数量,再多种类的有为法也都是刹那性的,就像“肥皂泡”一样,即使想求也求不到什么。因此,就死了这颗对未来求取的痴心,也就不再苦苦地期盼了。——《诸行无常》
[链接]

点击加载更多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WhatsApp交谈

邮件:yimingzhiguang@gmail.com

工作时间:北京时间 9:30-23:00,节假日不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