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修法当中,回向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自己在修行任何善法的时候,心中没有一种回向心,这个善业就会穷尽;如果你回向其他方面,也是会穷尽的,只有菩提心的回向才不会穷尽。
让善业能够增长不坏,并且能够遍满,就要有一个真正的回向心。什么叫真正的回向心呢?就是发大菩提心。真正地发菩提心,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当中一样,这个比喻非常了不起,大海没有干涸之前这一滴水也不会干涸,我们的善业也是如此,哪怕只是丝毫的善业,如果回向无上大菩提,直至未成菩提之间它只能增长,不能消失。因此,回向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没有发菩提心,你的回向如果不是菩提心的回向,那么都是会用尽的,到时候就会结束、没有了。
在回向当中,应该具足三轮体空的智慧:我们正做善业的时候要用无执来任持,在做善业的这件事上要用无相来任持,做了善业后要无愿。
在做善业的这件事上要用无相来任持,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这样摄持,那么这种善业就称为一种真正无漏的善业,就可以回向无上菩提,并且令它增长不坏。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示,经续上都是这么讲的。
回向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对于善业无贪执的任持。我们其实很难做到对善业没有贪执。对善业没有贪执就是完全地不求丝毫的回报,这个凡夫是做不到的。
有些时候我们看上去好像是不求回报,有人说:“我做善业不要回报啊。”打比方你帮助一个人,好像不需要他回报,帮完了以后不留名字,也不留电话,然后就走了,看上去给他帮助以后你不希求回报,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又碰到他了,这个人害你,忘恩负义,你就会生气了:“这个家伙,我原来这么帮他,他现在不帮我。”或者你有困难的时候,曾经你帮助过的人正好路过,这时是你遇到危险,他看你一眼就走了、不帮你,虽然你当时可能是碰巧、也不是你把他求来帮你的,而是他正好路过,但是他不帮你,那你会怎么想呢?你就会想:“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你就会生气,这说明你还是有求,你希望回报。如果是一个你对他没有恩德的人,他不帮你,你也不会生他的气,你觉得很正常。但是对你曾经帮过他的人,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不帮你,你就生气了,说明你对善业还是有贪著,如果没贪著,你怎么会生气?所以说还是有贪著,要做到完全无私的话,那非常难。
发菩提心是完全无我的。要是无我了,我们帮他,他还害我们,我们还能够随喜他的功德。他害我们,正好帮助我们修安忍。
有的人前面拼命地帮我们,我们随喜他的功德,后面他又来不断地伤害我们,那我们也随喜他的伤害,因为他的伤害成就了我们的安忍。他为了让我们快速成佛,前面做大布施,后面又不断地来帮我们修安忍,就怕我们不成就,我们是不是要感谢他?怕我们不成就,前面来帮我们、修布施,后面帮我们修安忍,所以要感谢。
你要是用无我利他的心态来对待事情就好办,就不怕了,什么事都没关系,都是好事,一切顺逆都能拿来转为道用。
你要是没有回向,善业的功德都会耗尽。所以说要做到对善业无贪执的任持太难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发菩提心,从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善业都了无贪执,回向一切众生。回向就是把自己所做的善业马上回向给一切众生,意思就是:“我都不要这些功德,都给众生,让众生成佛。”回向给众生,让众生早日成佛,早日解脱,早得人身,把自己所做的一切善业功德都全部布施给众生。回向本身也是一种布施,就是一种愿:“我做这件事的目的并不是为自己。”回向就是目的,发心就是动机,简单讲就是这样。
刚开始做事情之前要发心,发心就是内心深处的动机。如果你的动机正确,那你发心正确。事情做完以后你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件事情做完以后你总得有个目的吧,你希望有个什么目的?回向就相当于这个目的。或者你正在做的时候就有个目的,那么这就是“念念都在回向”——你正在做的事情动机清净,目的明确,这非常重要。佛教里说发心和回向,世间人讲动机和目的。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发心,也就是自己的动机。回向真的很重要,回向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自己所修行的善业。
把自己所做的一切善业都摄集一处,为除众生苦的缘故作回向,对自己所做的功德善业彻底地去除贪念,一丝一毫的贪念都不能有,这样才能回向成功。如果回向不成功,你还是会有贪念的。我们回向了,不等于成功了,就像做事情一样,不等于你做了一遍就过关了,如果你不认真回向,一样不成功、不合格。不合格等于没回向,或者回向的效果很差,只有一部分的效果,不够彻底。所以我们回向还得认真、得合格。
修行就是差别很大。同样一个回向,有些人不作回向,有些人回向了十分之一的效果,有些人是十分之九甚至百分之百的效果。大菩萨回向是百分之百的效果,彻底地回向,但我们现在做不到,只能慢慢地增长回向的效果。
在大乘法行当中,大家在回向的时候能够以无缘无执之心来摄持,比如在觉性当中善护于觉性本来自性面目,这是列入大圆满回向当中的;即便我们不能够这样做到,相顺分也是应该生起的。相顺分就是以世俗谛菩提心当中的愿菩提心来任持,比如我们把所随做的任何善业都全部摄集一处,为使一切众生出离轮回苦的缘故,为自他获得究竟菩提果的缘故,而作圆满的回向,如果能够这样回向就称为相顺分的回向。相顺分就是相似分,还是不圆满的,但它是正确的,你没有彻底地开大智慧,也只能做这种相顺分的回向。
回向的时候应该念诵,《普贤行愿品》也好,或者是任何一种广大的愿词也好,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佛一样,所做的一切善业都聚集一处,为一切众生成就圆满菩提的缘故,而作圆满回向。如果自己能够生起这种真诚意乐的话,这是相顺分的。比如说像《普贤行愿品》中的“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那样,我们也要作这样圆满的回向。就是说,我们每天回向就用这句话来做回向。
只要有善根清净之心,任何一种善业都要回向,尤其重要的是刚做完善业马上就要回向。善业不马上回向,那就很麻烦,会很容易毁坏,自己再掺杂后念分别的话,这种善业就会退失或者力量变得非常地薄弱。就是说,你刚做完的时候马上回向是最好的,如果过去了等明天再回向,那就没什么力量了。
本来回向是为了去掉贪心的,一说为了使一切功德能够增长广大、不退、不坏、不虚耗的缘故所以才作回向,有的人又起了一重贪心,他回向是为了不使功德消耗殆尽、为了使功德能够增长广大,用贪心来作回向。你看,凡夫学着学着念念都是贪心,这个好起贪心,那个好也起贪心。本来说善业有好报你就起贪心,叫你回向掉,本来是为了去掉贪心的,你又对回向起了贪心。是不是这样?我们对回向还起贪心,你看,贪心真的是无处不在啊。没有智慧的人就是这样,起了贪心也不知道。
回向是去除贪心的,是让我们放下一切功德,对一切功德都不去执著,彻底地回向给众生,这样的话就很殊胜。如果对回向起贪心,那你又增长了贪欲,这样又变成了一种没有用的、完全不合格的回向。这要注意。
所以“我执”不破是不行的。我执不破,你干什么都是贪的。
任何一种善业都要作圆满的回向,那么回向的目的何在呢?回向一方面是自利,一方面是利他,这是回向的自性。回向本身就可以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得解脱,包括自己。
就像圣者所说的“若令功德不退失,修行回向是首要”,从内心深处要对一切善业了无贪执而作广大的回向,这是一切诸佛、佛子稀有的行径,也是我们现在随学的一种法行。如果能够作胜义的、圆满的回向最好,其次相顺的、相似的回向也很好——发愿菩提心来回向。
什么是回向?怎么回向?为什么要回向?。发布者:创始人,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mingzhiguang.com/zhihui/wenda/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