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这些到底干什么呢?就是要破我执的。要破我执,最重要的还是要戒定慧三学。
你们要持戒,不持戒的话,心不清净。你整天都是烦烦恼恼,贪嗔痴,烦恼特别粗大,见到一点小事,就开始生烦恼,就开始计较。就在考虑:“师父,怎么样?道友怎么样?”
你的心都在别人的身上、在别的众生的身上、在别的有情生命的身上的话,你这个人就永远都没法入道。因为你的情执太重,你总是在想别人,想别的众生,总是在分别也好,贪爱也好,嗔恨也好,或者嫉妒也好,反正你的心就没在自己的身上,是不是?心都是在别人身上,众生的习气嘛,就是这样。
我们要守戒,戒就是把心收回来,不要去贪爱众生,也不要去嗔恨众生,这些都不能干——贪嗔痴疑慢,还有跟这个相关的烦恼,生起来的一切伤害众生的念头以及贪爱众生的念头、控制众生,这都不要去做了,六根就清净下来。
六根拿来干什么用呢?拿来对治自己的烦恼,让自己的烦恼息灭下来。然后才能看到我执,我执才会现前,不生烦恼的时候,我执才能凸显出来,你能觉察到执著的是什么呢?执著五蕴是“我”。
刚开始凡夫是要一点一点去破,他执著这个粗大的五蕴,认为色身是“我”、受蕴是“我”,这五蕴,我们都会执著是“我”的,要把这个破掉,打破“五蕴是我”。如果心都静不下来,你怎么可能呢?那需要定力。
你看我们平常,要是没有定力的人,基本上都在烦恼当中。你们自己看一看,你们是不是这样?你心里面想的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是人我是非,你根本就没有静下来。你没有静下来,你的心就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心态;心清净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想,心里非常清明,你才能够如理作意,破除我执。
修行没那么简单,戒、定、慧缺一不可。
先是闻慧,从师父那里听、闻思;但是要闻思,还得需要相应的定力、戒律,没有戒律和定力的话,你根本不行,修行根本入不了门的。
你看那些外面搞佛学研究的人、很多学佛的人、出家好多年的,什么进展都没有,反而烦恼粗重,什么作用都没有的人有的是,就是因为他没有戒、定、慧——没有戒、没有定(不修禅定)。现在师父讲得也挺多,给大家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太难了,外面很难有这样的环境,给你们创造一个能够守戒、能够修禅定、能够闻思智慧的环境是非常非常难的,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
你自己躲在家里搞几天就懈怠了,就开始被业、被什么鬼给附体了,就开始乱来了。你知道吗?业习嘛!“我自己学。”自己学两天,可能就三天,就像高峰妙禅师那样的,三天在石头上,最后还是掉下山崖去——凡夫自己搞就是这样。你自己修,整天跟那些造业的众生混在一起,你还想修行?你能做个善人就不错了。能够行点善,众生造业的时候、伤害你的时候能够回避一下、不跟他对打就不错了,你能逃跑就算不错了,你没有把他杀掉就算不错了。
修行、修行,你转世过来,有人要杀你,你肯定说不定先把他杀了。外面是“恶人谷”啊!你在“恶人谷”里,你还想混出什么东西来?你还想变成一个好人?没有僧团,没有戒定慧,你想修行是不可能的。戒定慧,你靠自己,现在末法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师父没有看到哪个人靠自己能修出来的,太难了。
戒、定、慧,我们要学这些法,要是没有出离心、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哪里坐得住啊?你哪里坐得下来学?你学也听不懂,能听得懂吗?
复杂的你们也要学一下,所以说你们要学这个,必须先把师父讲的好好学,抓住核心的思想,然后听这个、展开来听,就听懂了。就像一棵树一样,先把“主干”抓住了,然后“枝叶”听一听也可以。因为主干抓住了就不会太迷糊,否则的话你抓不着主干,听不懂——这些名相,要是没有熏习过,一下很难听懂。
师父还是强调,你们要想破我执,就是要修戒定慧,特别是禅定。
其实守戒也是为了修禅定而准备的。你为什么要守戒?是为了修定力,在你的定力生起来了以后,你的心就比较空灵;有禅定以后,你的心就没有什么烦恼。
道家讲:“虚其心,实其腹。”心是虚的,心虚就是心空灵的意思;腹,是指我们身体的炁脉是从腹部开始的。为什么叫你修拙火定呢?就是“实其腹”,炁脉的变化从这里开始。一般入禅定就是从这里开始,道家从下丹田开始,密宗从修拙火定开始(修炁脉)。
你们要修禅定,定力不生起来,脑袋里就一团浆糊,修什么呀?根本就修不了行,烦恼粗重。所以说要持戒,戒定慧这三学缺一不可。
你们要是听这个法听不太懂,当然也是因为烦恼太重。没有戒,又没有修过禅定,心里乱七八糟的妄念,又没有闻思的基础,那当然是学不会的——戒定慧各方面都有欠缺,所以你就学不会这个教法,这个教理你就听不太懂。
师父希望你们还是要好好地多打坐、少说话,心就能清净一点。
戒定慧三学总持 破我执。发布者:易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mingzhiguang.com/zhihui/shanzhishi/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