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潜在的情绪是致病之因

1、心会影响色法

色法(身体)和心法的关系,从唯识学角度来说,色法最后也是归到心法上。其实色法都是我们心的作用产生的,心要动就起作用,作用力作用久了就会产生物质,很奇妙的。

现代科学,学量子力学的人就知道,当你用心去观察别人的时候,打比方你观察外面境界,外面的境界也会因为你观察以后,会影响到它而起变化:你不观察它,它是一种变化;你一观察它,它马上会因为你的观察而改变。观察者会影响被观察者,你(观察者)心一动,被观察者(外界的色法)就动了。如果对方是一个生命的话,那更是不用说了。有些人你一看他,他脸就红了;有些人你一看他,他就开始生气了:“看我干嘛?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想法!”

对方如果是个生命的话,心就开始“打架”——心和心就开始互相起作用了。对方如果是一个色法(完全是物质的),它也会被你改变:你就是看它,它当下就改变了,心一动就改变了。

我们念大悲咒不就是这样嘛:一念大悲咒,水就变了,所以大悲咒水喝了能治病;念咒的时候,你一起慈悲心,你身体里所有的血液和细胞都会发生改变。

2、心一变 身就变

就是因为会这样,所以我们才可以治病:前一刹那完全没了,后一刹那是全新的身体。治病并不难,你前一刹那起慈悲心、菩提心,下一刹那你身体的病(病菌)就在减少,很快就可以治好。

3、修四无量心治病最快

我们所谓的有业障,就是慈悲心生不起来。特别是身体有病的人,一定要好好地忏悔,还有修四无量心。发菩提心当然好,但是你们还是修四无量心效果更快,因为四无量心直接起作用。观修四无量心治病是最快的。
你们现在有病的人,观修四无量心,然后念大悲咒,特别有效。其实吃药都是辅助的,对药念念大悲咒,效果也更好。

4、长期积累的情绪是致病之因

说到病,我们平常好像也没有特别地欢喜,特别的情绪,但是为什么会突然得癌症或者突然得病?其实还是有情绪,它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你看有些人,总是有点忧愁的,晚上睡觉睡不好,慢慢地积累:心情不好,一点一点地放在心里面长时间地积累。这就是你自己的业,你不去忏掉,不通过观修智慧、修慈悲心把心里面的烦恼忏干净,时间久了一定会生病。

所有的病都是因为你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太好。

业藏在八识田里面,它是慢慢地往外翻。你看爱忧愁的人,他自己不觉得自己忧愁,别人一看,一脸苦相——忧愁的脸,一看就是略带忧愁,像林黛玉那样的;而有的人,就是不喜自带三分笑,那种人就是心宽。每个人的相都是由心生出来的,他的业其实都是在往外翻的,每个人的业都是在慢慢地往外翻出来,有些人没有觉察到。不管什么情绪,只要时间久了,慢慢积累、慢慢积累,身体就一定要生病了,肯定会生病。

没有这么多情绪的人,到老了就无疾而终——没有什么病,走了。这个人天道的人都可以做到,我们先修这个。
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即使是修行人,表面看上去好像还不错,其实有很多的业藏在里面,就像炸药一样的,那个炸药藏在心里面没炸,你没遇到境界嘛。遇到境界来了才知道:“哦,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大的烦恼,还没有放下,还这么执著。”

没有对境的时候,你还觉得自己修得挺好的,“好像不错嘛,没有什么烦恼”,那是因为没有对境,业在你的心里面。无量劫来的业会显现在身上,还是要通过心来显现的,离开心不可能显现。我们身体的病,必须要通过心来显现的。如果心完全不动的话,打比方你入到色界定去了,那你的色身肯定不会生病,入到色界定,你的色身就会发生一些转变。

但是我们佛教的修行又不是这么修法,不允许你这样去入定,然后好像显现得不生病,甚至寿命很长很长:这不等于你有修行。佛菩萨是从智慧上去,不怕业,业翻起来了,通过智慧来转变,消除业障。我们所有的病,还是因为心里面有一些过去无量劫来的生死业习,它还是会起一定的作用,引发我们身体的一些疾病。但是有一些业微细到我们看不见:很多微细的妄想、妄念,这些业力的状态,一个是看不见,另外一方面,看得见也无法控制,无法逆转。

不良心态,有些是现行的,有些还没有现行,或者说现行的隐藏在里面,这也会导致疾病——很微细、不是很粗的显相。打比方嗔恨心重的人,现在可能不一定是时时刻刻都在生气,但嗔心很重,很容易嗔怒,一点点事情就起怒心,这样的人肯定是容易生病的。

你心里面有一些不良的、经常显现的心态,这样就会导致你的疾病。所以你们有身体不好的,有一些特殊的疾病,主要还是要找到自己的病根,从心理上找到它的病根,这个是最重要的。你要把那个放下。观察你有什么执著?你那个执著观察不到就麻烦了。当然每一个众生都有我执,时时都有我执,凡夫任何时候都我执现前,但是不去观察,而是往外去观察。我们时时地观无我,因为我执时时都在执著有一个“我”,那我们就时时观察无我、对治这个我执,慢慢就会好起来,我执就慢慢松动了。

5、转念忏悔

凡夫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错误心态,那就不光是气喘病,什么病都会得。一着急,心脏就会出问题;受了惊恐,肾脏就出问题;思虑过多,脾胃出问题……都是因为自私,都是为自己着想得太多了。容易生病的人心量小,为了一些小事情就很容易着急、很容易生气。心量大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心都不动摇,遇到特别大的事情,可能心也会动。

人呢,如果炁不顺,就各种病都会得。我们凡夫无量劫来的业习随时都会窜出来,修道的人能够在念头刚动的时候去修。你动了念,炁就会动——心动,炁马上就动,没有间隔。所以修行人也会有一些小病,也很正常。为什么呢?动了念嘛。你动了念,那要去转念,要消业障。修行的过程当中,因果也是不虚,也不可能说通过忏悔就什么果报都不受了,那是不可能的事。

修行就是受报的过程,通过忏悔、通过修行,主动地把业受了。我们主动地来受,就没那么苦。我们在忏悔的过程当中,身体也有觉得不舒服,心里也有不舒服,但这都是消业——用智慧来转消这些业。如果你不主动地来消业的话,那就要被动地受报。被动地受报那就苦不堪言,那就会极其难受,下地狱或者三恶道里去受。我们通过忏悔,就可以在人道,当下就可以消业。

有些消业不可思议,通过生一场病,有些时候就消很多的业。当然你要有忏悔的心态,还要有智慧来观照。我们把心摆正位置,保持一种观照,保持一种惭愧和忏悔的心态,任何事情发生的时候都可以用正知正念来观照,把自己引导到正念上来。凡夫的心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原来的业习、不正见(邪见、身见、边见……各种各样的见),都会起作用,但是我们很快地就把它转到正念、正道上来,这样的话业就会消,这就是消业的过程,这也是所谓积累福德资粮的过程。我们说积累福德资粮,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惭愧的心,无量劫来造的业无量无边,不可计算,我们现在通过修行可以忏掉。忏悔本身就是一个受报的过程,只是这个报没那么重。因为我们是用智慧的心来接受这个果报,那我们这个报就会很轻、很快地转掉——对治它、转变它,对治的过程也是一个受报的过程。

本来有一个业力,打比方你的贪习很重、贪念很重,那你对治的时候就是很难受的。为什么呢?举个例子:本来你这个人十分悭贪,“铁公鸡”,一毛不拔,现在叫你去学布施,叫你“拔毛”,拔一根毛你都会觉得难受。布施对你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悭贪成性,极其悭贪的人,你的布施只能是右手布施给左手,左手再布施给右手,还在自己手上。

布施是不是对治?布施就是对治自己的贪习。对一个贪习极重的人来说,特别是他自己特别贪爱的东西,你叫他布施,那就是要他的命啊,非常困难。但是,也要学着去布施。你刚开始少量地布施,布施一点,慢慢地就没那么痛苦了,慢慢地你那个布施的心串习久了,那个悭贪的心念就少一点,以后再布施的时候就没那么苦了。现在布施一些小东西,可能你觉得:“嗯,还可以。”以后学会布施大的东西,什么房子、车子,还有生命,都可以布施——菩萨才能做得到,凡夫做不到。

我们要舍弃一切,甚至舍弃今生,勇往直前地去修道。

什么叫舍弃今生呢?就像出海一样,准备死了——出海寻宝的时候,那就是视死如归的心。我们修行也是这样的,踏上这条船,就不准备再上岸、再回头、再回到众生生活的那个环境里去了。踏上这条船以后就不归了,一条不归的路,这不容易,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要放弃一切。

修行人对治自己的习气本身就是受报,其实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主动去受的,所以就没那么苦了,不用到时候到地狱里去受。到时候到地狱里去被动地受,狱卒抓着你、惩罚你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很难受了。我们主动地“坦白从宽”,这是从因果上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因果就是这样的。

长期潜在的情绪是致病之因。发布者:易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mingzhiguang.com/zhihui/shanzhishi/2115.html

赞 ()
上一篇 01月25日, 2025
没有了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WhatsApp交谈

邮件:yimingzhiguang@gmail.com

工作时间:北京时间 9:30-23:00,节假日不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