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无常观—寿命无常

一、思惟外器世界而修无常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学了《诸行无常》。

“诸行”代表一切万法都在运动变化,“行”是运动变化的意思。世间万物,包括一切生命体内、体外,一切内外身心都在刹那刹那生灭。

我们现在具体地来谈谈现实中能感受到的一些无常。

早上刚讲了细无常。细无常是每一刹那(的变化),一秒钟(大约)是五十六刹那,一弹指就是七刹那,所以刹那时间很短,我们感受不到。

我们讲讲粗大一点的无常。我们能感受得到的生灭叫粗无常。

先讲外器世界,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太阳系。太阳是一个恒星,外面还有行星。太阳系的形成经历了,按科学家的说法是46亿年,几十亿年形成了。

成、住、坏、空,我们的太阳系也会经历这四个过程——形成是一个中劫、住是一个中劫、坏是一个中劫、空是一个中劫。形成的过程有20个小劫的时间,我们在住劫是20个小劫……住的20个小劫当中有生命,只有在住劫当中生命能生存。按照佛陀的说法,我们现在是住劫当中的第九小劫的减劫,人类现在活在这个时候。

所谓的减劫,人类的寿命、智慧、德行各方面都在减少,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人的身材越来越矮小,相貌越来越丑陋,智慧越来越差,德行越来越差,世界越来越混乱,这是肯定的。但是短期内也有可能会上扬,这就像股票一样,虽然总线是往下走的,但它也是波动的,有些时候也会上扬一下。像我们现在就属于减劫当中的“上扬期”。

前面一百年,到了九十年代就变得最差了,到了低谷了,那个时候佛法被破坏尽了。现在是开始回升的时候。佛法开始回升,未来的一百年,中国可能会有很多的大德来到人间,来弘扬正法,佛法会大兴一段时间。我们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也是佛菩萨安排的:有了电脑、有了网络来学习佛法;交通发达,虽然善知识少,但是你可以跑得快。哪里有善知识,你要是想去,立马就到了。不像过去,消息很不灵通,很难找,现在好找一些。

恒星就像太阳一样,有比太阳大的,有比太阳小的。所谓的恒星,就是能发光、发热的——发生核聚变。太阳大部分是由氢原子组成的,最基本的原子不断地发生核聚变,释放出无数的能量出来。太阳燃烧(核聚变)到一定的时候,慢慢地就会萎缩、坍塌。银河系里面有一些恒星就这样,逐渐地就不发光、不发热了,坍塌了。银河系在整个虚空中像一个大的盘子一样,我们都看到过银河系,银河系是由几千亿颗恒星组成的,聚在一块,里面很多恒星上都有生命。

这个还是属于欲界的,到了色界就不是在这个时空里了。色界超出恒星、银河系的范畴了,不在我们这个时空里,我们看不见——在另外的时空里,到了色界天,不在欲界了。甚至欲界天我们都看不见,我们人类非常地渺小,就像蚂蚁一样。你看蚂蚁,它不知道天有多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人类也是一样,视觉、智慧都是很低弱的,知道得很少,但是人类当中有少数的圣者知道这些事情,科学发展稍微证实了一些佛陀讲的道理。

佛陀当年讲了很多宇宙空间中的一些事情,还有生命的事情,科学家现在也在慢慢地证实,所以现在信佛的人会越来越多,科学家不断地证明佛法是正确的。

大千世界就是这样,到了空劫的时候就一切化为乌有,但是地狱不会坏的。有些人说:“地狱没有了,到时候我可以出来。”到时候地狱会移到他方世界去,你还在地狱里。其他的都没了,三禅天以下全部烧光,全部化为乌有,但是地狱不一样,地狱还是业力的缘故、移到他方世界去接着受苦。

二、思惟众生有情生命而修无常。

“寿命害多即无常,所谓的害多就是伤害生命的因缘很多。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极稀奇。”有些时候在睡觉的时候就过去了。

我们知道李小龙:白天拍电影,还在研究电影,傍晚的时候太累了,休息一下就醒不过来了。这样的事情很多,死亡随时都会降临,但是多数的人都不会这么想,都觉得“我还能活很久”。这个世界上,除了病入膏肓的人以外,极少数人会相信自己会死去。

很多癌症患者、得了绝症的人,都觉得自己应该不会死,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会死去——极个别的人,除非他太痛苦了、想死。很多医生判了死刑的都还不甘心,都还觉得自己能活,都不愿意放弃,大部分是这样的。生的时候,像一只蚂蚁,寿命很短,但是它也活得有滋有味:到处寻找食物,找到一只死苍蝇,然后就叫几只小蚂蚁过来一起搬回家去,活得有滋有味;可能找到的时候还会欢呼一下,找到其他的蚂蚁搬回家以后,蚂蚁之间还会互相碰一下掌,表示庆祝——在地下,反正水多得很,随便喝一点,就当酒了。

蚂蚁也是这样,你看,活得很开心;苍蝇也是这样,到处飞,不管找到什么东西,只要有味道的,大便也好、不管多臭的东西(小时候经常看到被丢弃的那些动物内脏,扔在那里,然后苍蝇就很多很多),我们吃着饭,它也来了......它也活得很有味道。它也觉得生命是很有意义的,也繁衍后代,一生就生一窝,并且它的后代跟它长得不一样,生出来的是蛆,这也奇怪。蛆也是活得很有味道,涌动。

小时候经常会观察,因为小时候家里没有厕所,都是上公共厕所,并且都是那种厕所,经常看到蛆爬得到处都是,长得白白的、嫩嫩的。它活得也很开心呀,没觉得自己活得很悲哀、很委屈。

人类喜欢比较。小动物们都很平等,活得都差不多,所以它们都有平等心。我们没有,我们都喜欢比较,跟其他人比较,就嫉妒、傲慢,甚至悲伤、哀怨,就是因为人和人之间比较。一比较就烦恼了,烦恼了就要争,要胜过别人,所以人类活得比较累。所有的生命当中,人类活得最累了,造的业也最多。

地狱的众生主要是受报,它不造业。饿鬼也是这样,还有动物。动物主要也都是受报,它除了要吃东西以外,其他的业基本上都不造了。只有人类拼命地造业,然后下堕。人类是可塑性最强的一种生命,你要是修行,就可以去极乐世界,可以生天,可以成仙、成佛、成道;要是堕落,就下三恶道。人类生下来的时候就差别很大,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差别越来越大。所以人类活着如果不去修行,只是掌握一些技艺来跟其他众生竞争、来造业,那种生命就是可怜的一生,还不如一只动物,还不如做只鸟、做只老虎,甚至做只青蛙也不错,还可以做“青蛙王子”。

人类就是为了争,从小就被父母逼着读书,然后跟别的孩子要竞争——从小就是竞争、竞争、竞争。在竞争的过程当中肯定要嫉妒的,好胜心都会出来的,然后就要去伤害其他的众生。人类活得是非常劳累的。如果我们来修行,就活得很轻松。我们增长了智慧,了解宇宙的真相,了解生命的真相,这个多有意义呢?!三界当中,活得最幸福的人就是剃了头的人,剃完头、穿上袈裟——人天的师表,我们学习大觉者的智慧,然后来实修,学习怎么样超越三界这样的教法。这样活得真是太有意义了,否则你活着干什么呢?

生命呢,其实大家都知道无常,特别是现代社会,大家对无常的感受还是很多的。

三、思惟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在贤劫当中,这个大劫只有三尊佛出世。前面七尊佛跟我们现在学佛的人都比较有缘,再远古的佛跟我们缘分就越来越浅了,一般是这样——最近的七尊佛,前面一个劫有四尊,这个劫有三尊。我们都念过七佛成佛的偈子。七佛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我们都知道,迦叶佛(就是上一个佛)那个时候人寿两万岁,现在人寿一百岁都不到。一般人是不信的,其实也没有什么,活两万岁有什么呢?生命的长短,他没有什么感觉的。就像一个小动物一样的,蚊子活一天,它也活得有味道,也活得挺好的,它这辈子可能就吸一次血就满足了,就死而无憾了。有些蚊子很可怜,一次还没吸到就被人打死了。有些蚊子好歹吸到一次血,吸饱了,然后死而无憾。

它也活一生,我们活一百年,还有那个时候的人类活两万岁,也没有什么,也是很快就过去了。两万年也是很快的,因为大家都活这么长,就没什么稀奇。对我们来说是两万年的时间,但对于他们来说,时间也是过得很快的,因为那个时候烦恼比较少,心也比较静,时间就过得很快。烦恼少的时候时间就过得快,烦恼多、心躁动的时候时间就过得慢。

贤劫当中这些佛都没了,都无常了——他们的色身示现无常。释迦牟尼佛到现在三千年了,他的教法是存在的,这些大阿罗汉、大菩萨们(众多的神通变化自在的菩萨们)慢慢地都趋入涅槃了,只有极少数的大悲菩萨(不入涅槃)。听说佛陀时代的那十六个阿罗汉还在人间。当然他们是转世了,不是把那个肉身保持住,不是这样的。他们可以不停地转世,现在都行菩萨道了。当然是阿罗汉,但是同时他们还在行菩萨道,都是发了菩提心的。

不发菩提心,在这个娑婆世界是不可能的,末法时代不会来的,一个阿罗汉都不会来。这肯定是发了菩提心的,否则谁愿意来?菩提心稍微差一点的都不会来,这个时候谁跑这来?我们这些恶业众生、业障深重的人来到这里,还活得挺有味道,大德们纷纷地都走了,再来的菩萨们越来越少,无常了。

四、思惟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世间的尊主、国王们也是一样。我们不说外国,就看我们自己中国,从最早的夏、商,我们知道的历史:夏朝、商朝、周朝,孔子到现在也就两千多年,在我们看来好像远古一样。那个时候(春秋战国)天下也是混乱得很,都是打来打去的,没有佛法,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也已经很恶劣了,打得很厉害。

后来,孔子学习圣人办教育,他讲对父母要孝,特别是对君主要忠、对朋友要义。人要是有孝道、忠于主人、对朋友讲义的话,那么国家就会太平。任何一个帝王都是希望国家太平的,那他也活得自在。

但是人间就是这样,好的帝王呢,他自己有这个福报,他是为大家服务的:为大家服务,大家也很尊重他,也会主动地供养一些好吃的给他。但后来就变了,就变成霸主了,他就收保护费了——不给也得给,不给就打你,拿着枪对着你、拿着刀对着你,收保护费。古代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古代圣王是真正地带领大家、帮助大家,教大家怎么种地,教大家怎么做事,引导大家怎么样地去生活,然后他的臣民们就拥戴他,主动地会去供养他。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供养,然后他们的帝王还会推脱:“哎呀,你不够啊,多拿一点回去,留一点点就行了,剩下的都带回去。”他吃不完了还会布施给大家,自己留一点就行了。

三黄五帝的时代,现在研究,据考古说,叫原始共产主义,他说的也有点道理。

确实,那个时候的人类是那样子的,有德的人,大家会拥戴你的。你是真有德,是真的为大家去付出,带领大家走出困境。你有智慧嘛,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你会冲到最前面。打比方老虎来了,你冲到前面把老虎给挡住;或者灾难来了、水灾来了,你带领大家,你有智慧治水,那大家觉得你厉害:“你来领导我们吧。”是这样的。天有灾、有难的时候,你勇敢、有智慧,这样大家就拥戴你,拥你为王。

过去是靠德行、靠大家的拥戴。像我们出家人,寺庙里也是这样。早期的寺庙也是这样的,有德的人大家自然就拥戴你,你不做主都不行,那才叫真正的民主。

那个时候大家都会推让,打比方这个庙里面正好有两三个都很有德行,他们之间都不愿意去争方丈,那么大家就去拥戴,可能会有一半人选那个、有一半人选这个,他们俩之间就互相会推让:“还是你年轻有为。”那个说:“您德高望重。”互相推让。过去寺庙的寺主都是这样的,互相谦让,这样的话带着大家修行。

高僧大德是带着大家修行的,有德,人家自然会推举你出来。如果你真有德行,自然会有有德行的人把庙建好了让你去讲法。我们就讲法、禅修,那些世间的事情我们不管。我们修无常,你们无常没修好,待一天就讲一天法。

佛陀在世的时候说:“你在树下住三天,要是住得安稳、贪著那棵树,你就得换位置了,让给别人。”否则的话,你说:“这棵是我的树。”有一天你不在的时候,别人过来打坐,你就生烦恼了——你一回来:“我的树被你坐了。”那是你的树吗?哪写了标签了?过去就出现这个问题了,所以佛陀就在头陀行里面规定(这是头陀行,不修头陀的人做不到的,修头陀行的人就规定):在一棵树下坐得觉得好(就得换)。“这棵树风水好!”你就执著了,然后别人来了不就生烦恼了?佛陀在世的时候哪讲什么风水好了?你自己哪棵树都可以坐。

这个地球上哪块地方不能打坐啊?过去的修行人都到尸陀林去打坐。到那个尸陀林,人类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扔尸体的地方,在那里打坐。树底下,就是不要嘈杂、不要打仗的地方。佛陀告诉我们:“哪个地方有战争,我们就赶快跑,不要在那里待着,那里有生命危险,我们要修行。”佛陀是这么教的。我们不是逃跑,本来就不参加。我们要修行,我们是引导众生的。

我们要观修无常,不要执著哪个地方怎么样,什么都不(要执著)。

人类现在,整个世界也是岌岌可危的,真的打起仗来,武器太先进了,导弹几千颗发过来,瞬间整个城市就化为乌有。原来广岛放一颗原子弹,哎呀,整个广岛就化为废墟了。

五、思惟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未来减劫到最低谷的时候,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几岁,活得长的可能就是三十来岁,活得短的就五、六岁。福德越来越薄,疾病越来越多,战争越来越多,饥馑灾荒越来越多,一切灾荒、恶行、劫难盛行,大多数的众生濒临灭绝,人类的寿量非常少。

那个时候,弥勒菩萨会化身过来,引导众生断除杀生,再杀的话就绝种了。告诉你们:“你们再互相杀的话就没有了。”那个时候人类只有五十公分高,七十公分就是高大上了,人寿也是很短。那个时候,弥勒菩萨化身过来引导我们守五戒、修十善,然后人类的寿命又慢慢地增长,身材、个头、健康、寿命、智慧各方面都增长——增劫。
增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的时候,然后又开始减,减到人寿八万岁的时候,弥勒菩萨示现八相成道。

当然,弥勒菩萨一直在人间,只不过是他有各种化身, 不化成报身。释迦牟尼佛也是一样,他在来之前就有很多很多的化身来到人间,引导人间。弥勒菩萨也是这样,其实现在弥勒菩萨就在人间,有缘的话他就会来引导各种众生,他有千百亿的化身。到八万岁的时候,弥勒菩萨正式出场了,示现八相成道、示现成佛,转大法轮,龙华三会。

前面都是铺垫,现在已经开始了,一直在引导。如果现在不度的话,到那个时候哪有那么多弟子成道?他现在就在接引,到龙华三会的时候,最后是大终结,他示现成道了。那是最后一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最后一集,我们争取这二十集每一集都参加,到最后一集你不要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有些人头两集参加,第三集就跑了,就不知道去哪了,到三恶道变成一头猪了。你们好好修,每一集都参加,每一集你都是一个角色,不管什么角儿,只要有份有行,哪怕是跑龙套的也行。到二十集的时候就都成功了,大圆满。

世间有生必有死,亲和怨互相转换,苦乐互相转换,贤劣互相转换,一切分别念也是无常,善念、恶念互相转换。不论你福报有多高:富如龙王,美如天仙,艳如彩虹,厉如霹雳,高如天空,当死亡来临,也是刹那间,只能赤身空手离开人间,对财富、亲友、眷属、部属、弟子、仆从、饮食等一切受用依依不舍,此时也只能舍弃了。

人类都喜欢积累,但到那个时候你要舍了,不舍也得舍。人类嘛,就是这样的,就想留给自己的后代,他心里还是有执著。潜意识里面:“等我转世过来接着还可以用。”这可能在人类的潜意识里还是有,他舍不掉,想的是留着下辈子用,其实能留得到吗?转世过来谁还认得你?

你一生积累的财富,有可能被你的仇敌全部拿去用了。为什么是仇敌呢?因为仇敌肯定原来是亲啊,由亲变怨的,怨都是亲变的,一定是由亲变成怨家。怨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没有缘的人变成怨家不可能。

嗔恨心都是由贪爱而来的——先有贪爱,后有嗔恨。生命开始的时候只有贪爱,后面一切的烦恼都是贪爱衍变出来的,嗔恨、嫉妒、傲慢、打妄语……一切一切的烦恼都是由爱而生的,没有爱就不可能有其他的烦恼。怨是由亲变的,有了亲才会变成怨家;变成怨家以后,他觉得你欠他的,所以你的财富等一切都有可能被你的怨家……他转世过来讨债,把你的财产全部卷没了、花光了。

众生一般来说都是恩中有怨、怨中有恩,都是这样的。很多人跟父母也好、跟朋友也好,亲怨是互相掺杂的,不是纯粹的。就像一碗饭一样,里面有盐、有油,还有糖,盐多了就变成苦的了。当然,里面可能也掺了点灰尘,也掺了点毒药,还掺了点洗洁精,但是你都吃着。

众生和众生之间都是恩恩怨怨的,有些时候好的那面在一起显现,怨的那一面没有现行,只是没有现行,一旦现行了,那个时候就互相嗔恨了。所以你不要以为:“我最亲的人,他这么好,怎么可能会变成怨家呢?不可能。”只要你轮回,一定会变成怨家,除非你解脱、行菩萨道了,那么你对众生都慈悲,不是贪爱,那个时候当然不会。

你只有慈悲、不嗔恨了,把众生也转成有慈悲的心,互相慈悲喜舍,互相随喜,当然就不会再变怨了,怨就越来越少了,过去的怨也化解了。只有这一条路,众生才能够变成真正的亲。

昨天还有一个弟子跟师父说:“我们的弟子之间互相还算可以,慈悲心有一点,但是还是不够,互相不太随喜。”随喜心不够,说明还是有怨,互相之间还不是很随喜。互相随喜的当然也有,但不是那么强烈。随喜心偶尔会有一点,但是有些时候嫉妒心又起来了,或者恶念又起来了,慈悲心又丢了、没有了。

我们自己要有惭愧心,觉知到自己的嫉妒和不随喜,那就要惭愧,好好地忏,好好地修随喜,因为一切道友是我们成就的根本。道友是我们此生成就最重要的伴侣,你不随喜怎么行呢?首先要感恩道友,然后随喜道友——他修得好,对你也是有帮助的。

就像一个团队打仗一样,如果其中有些人武功高强、力量强大,那你感觉到上战场都不怕了,有他有依靠。有些战友非常能干,枪法精准,武功高强,那你不是感觉很好吗?如果你的战友都是这样的,那你上战场也有安全感了。修行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的道友都修得很好,你也成就得快了,你就是差一点,他们也会把你拉上去的,会帮助你的。道友修得好,你不成就快?你还嫉妒或者不随喜?一定要互相随喜,不随喜那就是很蠢的人,愚蠢、没智慧的人就嫉妒。

我们有些时候虽然也知道随喜好,也会有随喜心,但是我们的随喜心不强烈,欢喜心不够。

“聚际必散,积际必尽”,一切积聚终将散尽,无论是国王,还是乞丐,财富、地位。“合久必分”,众生也是这样,不管什么人,“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言争吵当热瓦”,一切的师徒、主仆、道友、兄弟、夫妻,一切众生之间,分手的时候都想得可能很快要见面了,其实很多时候就变成了这一生最后一次见面。

亲怨也是无常、苦乐也是无常、贤劣也是无常。(华智仁波切曾说:)“在未断除我执,未生起无我的智慧,未得到圣者果位之前,贤劣的显现也是无常的。”有些时候很贤善,但是因为你没有无我的智慧,你也会变成低劣。你不要以为:“我这么贤善的人怎么会变得低劣呢?”其实会的,经过多少万年以后,不知道跟什么人混久了,就变得很低劣。

这个“人”,不要说多少万年,就是这辈子,学那些不好的东西、学恶口学得快得很,但是学好就很难。贤劣也是这样,除非你证果了,证到初果以后了,断除我执了,否则的话贤善和恶劣也是无常的,也是会转换的。

没有解脱之前,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是贤善的,不可能,因为是无常的嘛;一个人也不可能永远地低劣。所以说这个多可怕啊。看到那些没有德行、道德品德低劣的人,我们都都觉得很讨厌:“怎么是这样的人?”嘴巴上我们还会嫌弃他。但也很难说,你要是不证道、不成道、不解脱,不知道哪一世变得比他还要低劣,杀人不眨眼都有可能。

六、思惟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我们死的因缘是不定的,这个就不讲了,我们都见得太多了。所以我们不要想太远的事,想明天的事情都没有意义,要想:“今天我怎么活好?”抓紧时间修行,不要浪费生命。

修习正法、熏习正法,到临终的时候能够恒时不离正知正念,这是我们所应追求的事情。

有一位居士问大德(大成就的人,博朵瓦格西):“若专修一法,修何法最为重要?”
大法师说:“若惟修一法,无常最为要。
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作为进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有助于证悟诸法本性。就是证悟诸法的空性。又倘若修行无常,最初作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作为舍弃贪诸轮回之缘,最后有助于趣入涅槃之道。修习无常,又最初生起信心之因,中间作为精进之缘,最后生起智慧为助伴。又若修行无常,且于相续中能生起者,最初可成为求法之因,中间可作为修法之缘,最后有助于证悟法性。又倘若修行无常,并于相续中能生起无常之念,则最初为盔甲精进之因,中间为加行精进之缘,最后可成为无退精进之助伴。”

无常现前反而执为常有,老年到来反而以为自己还年轻,我与如我邪念诸有情,相续生起无常祈加持。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们相续生起无常之想!

粗无常观—寿命无常。发布者:易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mingzhiguang.com/zhihui/shanzhishi/2119.html

赞 ()
上一篇 01月28日, 2025
没有了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WhatsApp交谈

邮件:yimingzhiguang@gmail.com

工作时间:北京时间 9:30-23:00,节假日不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