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堂心和尚参月公晦(晓月禅师)于宝峰。
晦堂祖心禅师到宝峰寺参访晓月公晦禅师,是因为公晦禅师精通楞严,对楞严深奥的意旨理解地最透彻、最明了,在当时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他。晦堂禅师每听他讲解一句或一字,都如同获得至宝一样,欢喜极了。而有个别出家人却在背后议论,认为晦堂禅师跟公晦禅师的名望都差不多,何必屈尊来宝峰寺向公晦禅师参学呢?晦堂听到这些议论,便对他们说:“我来这里参学,目的是为了吸取他人的长处,来弥补我的不足,我何必要自满呢?”
你看,两位都是禅师,晦堂祖心禅师名气也很大,但是他很谦虚,不管怎么讲,他都欢喜至极,如获至宝。邵武洪英禅师对人赞叹说:晦堂师兄的学问道德在佛门里,一向是受同参道友所崇仰的。大家都说他学问、道德都好。但他犹能尊重那些德行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就是没有傲慢心,并且以自己的见闻有限而感到惭愧。他的这种表现,能够使丛林中那些自高自大、心胸狭小的人有所警省,且有所效法,对整个法门都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这个是好。师父跟元音老人学了以后,也是听说哪里有大德,只要是正法,师父都要去参学一下。也去参加过内观,跟内观的师父学学,还有跟南传佛教的师父学学,那都是后来的事。去的时候都装得什么都不会,在那里跟小学生一样,跟他们一样从头开始学。就是这样子,都是佛法,都是佛陀讲的法。
甚至教内观的都是没出家的居士,我们在那里老老实实跟他学,没有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到底学过什么法,我们也不跟他讲,就像小学生一样。这个也是这样,学习佛法要无我,没有贡高我慢的心,不要觉得自己修得很好。取长补短嘛,取彼之长、补我不足,不管是哪一个方面。
就像善财童子一样,他其实已经开悟了,已经得了根本智了,但是还是向诸方各种大德、有德行的人学习,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品德。你们在丛林里面也是一样啊,其他的出家人、其他的道友,不管谁哪一方面修得好,你得向他学。你要把其他出家人的每一个人的长处都学过来,那你也成道了,大家都各有所长啊。
谦虚的人就是这样,谦虚的人向其他所有的道友学习,不光是向师父学习。哪个道友跟师父相应得好,你也向他学,随喜他。哪个道友在某一方面跟师父相应得好,你也可以随学、学习。都各有所长,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这样的人,肯定会有成就。
善于学习。发布者:易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mingzhiguang.com/zhihui/shanzhishi/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