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到亲近善士的目的,说得非常清楚。目的是求法、学法,然后实修。我们是师徒嘛,当然是求法,师父能给你的也只有法——当然师父不光是给你法,还要教你怎么修。
这个法不是世间的知识那么简单,教会你就行了。佛法是教你怎么样去做人、怎么样地去转变自己的烦恼。
佛门里现在很多人带着世俗的情执、世俗的习气来道场。师徒之间也好,师兄弟之间也好,不能够以法相见,以情相牵,那你就完了,你不是来学法的,你是被魔加持来扰乱道场的。道场里,当然大家过去世都是有缘分,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没有缘也走不到一块去,生生世世的缘分,凡夫嘛,有缘,过去世都有情执,父母、夫妻或者儿女,都做过,这也可以理解。但是你要断哪!
有些人是带着孩子来出家的,更是要注意啊。你带着孩子来出家,或者带着父母来出家,你跟父母现在是道友了,其实我们身边的道友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啊!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情执,道友之间有善缘,也有恶缘,然后互相之间就容易生烦恼,那么这个就忘记了法,法忘掉了,忘记了自己是来学法的,不知不觉就变成在这个集体当中过日子来了。就像世间的一个大家族一样,然后是是非非、你你我我、恩恩怨怨全都出来了。这就不在法上了。
出家人相对来说是好一点。居士们更是要注意:我们是来学法的。居士道友之间也是这样,互相之间就谈法,偶尔分享一点法义:“师父今天讲的法,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这样互相谈一下有意义,其它的都不要讲,讲那些都是你唠家常的习气而已。特别是女人,唠家常的习气,那一谈谈起来,还嗑点瓜子,吃点小吃,然后坐那里聊天,喝点茶,把这个当出家人、居士的生活——“这个多自在呢!”这样事实上是在增长自己散乱的习气、放逸的习气。散乱放逸,就是这样子的,忘记了自己是来求法修行的。
所以说修行是方方面面都得去改。有一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忘的,不管师父叫你做什么,听法也好、禅修也好、做事也好,有一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忘的,就是你的心是在求法、学法,学了要修正自己。你没学好就多学,学明白了再修,就这么简单。这样道场里就绝对不会有矛盾的,大家都是来修法的。
我们原来在读书的时候,同学也是这样的,大家都是来学知识的,互相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一般来说同学之间的感情还是与世间的单位上的人不一样了,单位上的(同事)要互相竞争、互相嫉妒、互相打压,往上爬互相之间就有名利上的争夺。原来做同学的时候,互相之间还是比较单纯,都是来求知的。相对来说,同学的友谊还是比较纯洁的。我们是道友,就更不要说了。我们之间的那种慈悲,那就不是世间的情谊、友谊了。我们道友绝对地要互相慈悲,要成就大家——每个人都要成就你的道友。
你是来成就道友的,你要这样想。除了自己禅修以外,就是成就道友。听法、你所做的一切,你修得好,你禅修也是榜样,听法也是给新来的人做榜样,然后做事也是一样,做事要如理如法,给新来的人做榜样。给道场分担,因为道场是大家的,也不是师父的,每个人都为道场分担一点点。不管你做什么,哪怕你就是坐那里一动都不动——禅修,那也是在示现,也是在鼓励大家多打坐。你别说“师父啊,我打坐,什么都不干,是不是没福报?”其实打坐禅修的福报最大。你坐在那里禅修,对大家有一个促进、一个提醒:我们要禅修的。听了法不打坐的话,你消化不了的、提升不了的,你那个提升最多就是流于表皮的,深入不到你的内心。你只有禅修的时候,才能够把法融到内心里面去消业。因为这个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你平常的时候心是散的,你根本观不到里面,法也入不了内心深处,所以说这个作用就很小,只是流在表面的,对你的心相续作用是不大的,因为内在的业是占主要的。
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的,浮萍对水能产生什么作用?你要做那个桨!这个船桨一划,对水产生作用了,你自己也改变方向了,道场像一条大船一样,你对道场起到一个贡献、起到一个作用。所以说修行,每个人都为道场有这样的心态,就是每个人都想着要为道场去分担,这是菩提心的开始。如果我们对身边的道友没有这种感觉,老说发菩提心,讲那个不能落实的东西,没有用。
我们菩提心的落实就是在你现在住的道场,乃至我们整个僧团、整个佛教,你要回向给所有的佛教徒们能够早日依止善知识,走上正轨,学到正法。你打坐禅修也好,做事也好、闻法也好,都是一样的,都要这样子回向,都有这样的心愿,你念念都有这样的心愿——希望天下人都能听到我们的正法,你有这个心念在就好办了,基本上就不会走偏了。这种心念你如果没有,老想着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痛苦、自己怎么样快点成就……你老想自己快点成就,你快着魔了。你的我执、我慢都很强大,你没有想到整个众生要一起来破我执、成佛道。你想的是自己赶快成就、赶快成就……那就是快着魔了。
你一定要有共同成就的心态,你就是想自己解脱生死,也要去破我执的嘛,是不是?也不能想着“我快点成就”,谁成就啊?成就的是谁啊?你无我了,还有什么快点成就?无我了,你自然就可以消除贪著、消除执著、消除烦恼,也不会执著什么快点成就了。不要这样子想。修行就是要安住当下,时时转变心念,不要让自己的心执著成就,而是要让自己心念念地去转变烦恼、化解我执,不要执著什么时候成就。你执著什么时候成就,你心里面就会不舒服,你坐不安的!你老想:“我什么时候成就?这个地方,哎呀,总觉得不适合我呀,我想找一个……极乐世界最好了,没人打扰。”你恨不得找个极乐世界,赶快去——“没有任何人干扰我修行,我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入定。”或者是找个自己满意的地方,一切如意。一切如意,你还修什么呀?那你就快着魔了。修行人怎么可能一切如意?
这个道场待两天,看到哪个道友不顺眼,又降伏不了烦恼,背个包走人了,跟师父说:“我要换地方。”换了一个地方呢,又看着哪个道友……“都不如法,我要换地方。”就是这样,老想换地方,满眼都是不如法,就是你自己如法。你自己如法?看哪里都是“这里不如法、那里不如法,师父讲的你都没做到”,就看别人的过失,都认为别人做得不好:“你看,师父讲的这样,他们不做。”看道友都是去观过失,而不是慈悲心。
对呀,这个道场不如法,你就要发心在这里禅修啊,好好地示现哪!然后你做得好,不就把大家都感化过来、转过来了嘛,是不是?不发心!就想着逃跑,这里跑、那里跑,就想找个自己满意的地方,好好打坐。你目的是什么呢?你那样坐两下有什么用呢?你出神通了,那就麻烦了,离着魔不远了。像你这样的人出了神通,不就离着魔不远了吗?你的大我慢就会出来了嘛。你有神通以后,你观道友过失观得更清楚了,那个时候你还觉得自己很厉害了:“你看,一眼我就看清楚了他们的问题。”自己的问题你都看不到,你的我执、我慢心在急剧膨胀。
所以说我们修行跟外道不一样,外道就是想自己个人成就、自己怎么样能够排第一,最好了,都是竞争的心态。这个都是错的呀!修行绝对不能有竞争的心态,你要有慈悲的心态。如果你老想着自己快点成就,看到别的道友好了,自己就想闭关,其实你这都是世俗的习气、争强好胜的习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他修得好,那你要观察:他是好在哪里?我要向他学习。是要学,但是你也有你的因缘。你现在学得到吗?你不一定模仿得了啊!人家来了五年了,你才来一年;或者你某方面的业习很重,你学不了人家啊。
学不了你就慢慢修基础法嘛。就像唱歌一样的,你就唱不上去了,唱不来了,你说“我要唱”,老想唱,这不越唱越走调?你的声音高不上去呀,你模仿不了。修行也是一样的,不是说看着别人好就想(学),事实上也是连嫉妒带羡慕的,那有什么用呢?你要踏踏实实的,不要看别人,别人修得好,“随喜,随喜”,自己生一份惭愧心、生一份随喜心。目的是什么呢?目的还是能够让自己去精进一点。
精进是没有错,但是不能争强好胜。
精进是对自己来说的,自己差,按照自己的那个水平来要求自己。你过于勇猛,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心,就带着争强好胜的心去修行,那就是着魔有份!修行不能争强好胜的,你们要记住。争强好胜你就完了,你是着魔有份。
安住道场与人相处之道。发布者:易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mingzhiguang.com/zhihui/shanzhishi/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