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一下科学和宗教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
科学 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寻求真理的学问,包括自然、社会和生命等方面。技术是人类在劳动中发明的为人类服务的物质工具的方法。当然,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发明的技术,比古代经验积累的技术要高超得多。
宗教 这个名词原来是佛教的专用名词,宗是指禅宗,教是指三藏十二部教理。禅宗的祖师曾经说过:“通宗不通教,开口惹人笑;通教不通宗,又如半边风。”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宗教这个名词就用来泛指各种信仰。
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以及发展,大致可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是科学的萌芽阶段,是在文艺复兴开始的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前,宗教思想在欧洲完全占主导地位。
大约在公元6世纪,基督教传遍了欧洲大陆。西欧没有统一的国家,但却有统一的教会。教会的权力不但高于诸侯,有时甚至高于国君。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教会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大一统而又虔诚的宗教信仰给欧洲带来了持久的和平。虽然,当时的欧洲与亚洲比是落后的、贫穷的,但人民的生活是平静的、和乐的。欧洲几乎所有的生产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学习到的。
12世纪,教会创办了大学,这些大学所设课程包括教会法规、法律、医学、神学。文科有“自由七艺”,包括拉丁文法、逻辑学、修辞学、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等。大学最初是培养教士的机构,不久,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和其他古典名著被翻成拉丁文后,西方学者面临体系完整的唯理论自然哲学,欧洲思想界由此发生了大动荡。这时,出现了“双重真理说”(代表人物——巴黎大学的修道士托马斯‧阿奎那)。
创办大学,自由七艺和哲学真理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科学的萌芽酝酿了思想上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
是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科学家都是有信仰的,最具代表科学家有哥白尼、牛顿、笛卡儿、达尔文等。
哥白尼,他原来是做牧师工作的,业余从事天文学研究和观测,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基督教的地心说,对欧洲人的信仰冲击是强大的,从此科学蓬蓬勃勃发展起来。
牛顿,他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大师,几乎所有近代科学都是在牛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牛顿后半生的主要精力却用于神学的探讨。牛顿说:“科学与上帝伟大的创造相比,不过如一个孩子在大海边偶然捡到一片美丽贝壳而已。可是大海里又有多少美丽贝壳啊!”又说:“我愿以自然哲学的研究来证明上帝,以便更好的侍奉上帝。”(《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5~6页)
笛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建立了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他说:“上帝是无限实体,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原因,而有限实体包括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两者同时存在,互不相关。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学说,是研究可被经验到的物质实体的学说。”他的二元论世界观以后形成了笛卡儿主义,理性的探究和判断被扩展到各领域,所有的传统和权威都必须接受理性的检查。对科学界和哲学界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达尔文不能算最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对无神论者的影响。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始人,他的那本《物种起源》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可是达尔文却是个基督徒,在他的《物种起源》和《自传》中多次强调:自己从没有否认过上帝的存在,并称自己的学说与上帝创造宇宙万物毫不矛盾。只不过在某些国家因为种种原因,所出版的其著作有删节,以上内容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
据盖洛普曾对过去300年262位最著名科学家的信仰进行的调查,信上帝者有242人,占百分之九十二(甚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学家全都是信上帝的);不信上帝的有20位,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并且他们都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人。
第三个阶段
十八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后,部分科学家和多数普通老百姓对科学技术的力量感到神奇,以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类的所有的问题,这个阶段是;迷信科学的阶段。
十八世纪后期,盛行于一些杰出人士之间的观点认为,“信仰应越来越多地被科学知识取代的时候已经来到”。传统的宗教信仰受到自然科学的强烈冲击。
达尔文(1809~1882)的《物种起源》发表后,一些社会学家、科学家和统治者把达尔文的进化原理应用于社会,把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生存竞争等概念引进社会学,认为弱肉强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使得欧洲人开始淡忘了上帝,淡忘了他们的原罪,欧洲内部动乱和战争越来越频繁,对外的侵略与掠夺更加变本加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沙文主义产生于法国,并且迅速传遍欧洲,它宣扬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煽动民族仇恨,甚至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
另外,狂人尼采的思想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观对德国纳粹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人已经完全迷信于科学的发展,陶醉于技术的进步,唯物主义思想在科学界与哲学界越来越多地替代了旧的宗教哲学思想。一些哲学家“敲响了上帝的丧钟”,上帝死了!西方人完全忘记他们的原罪,整个西方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
日本的明治维新,从1868年,政府颁布了“神佛分离令”,恢复神祗宫,使由佛教管理的神社归政府统辖,实行政教一致,神道教国教化(这是日本走上邪路的开始)。各地出现废毁佛像、经书、寺庙的运动,以及责令僧侣还俗归农等现象。由于启蒙运动的蓬勃开展,科学技术的传播和西方文化传入,使佛教处于被压制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很显然,造成两次世界大战的最主要思想根源之一是信仰的动摇或丧失。
两次世界大战虽然平息了,但是由于信仰的缺失,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继续向整个世界蔓延。
西方各国国内的各种各样令人困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棘手。
在这个阶段,中国清王朝灭亡之后,科学才逐渐传入中国,在此之前,释、道、儒三教思想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第四个阶段
是宗教复兴的时期,有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政府、学者以及普通老百姓从二战以后就逐渐开始反思物质文明。
他们认识到,在精神层面,人类的生活也并不比以前更快乐幸福。他们对科学的局限性,有所觉悟,明白无论是科学还是法律都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吸毒、暴力、精神疾病、自杀等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短缺,生态失衡,资源破坏甚至枯竭、核战争威胁等世界关心的共同大问题都是物质文明带来的恶果。
在哲学方面,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盛行,这种哲学也叫死亡哲学或生命哲学,是探讨生命的终极意义的哲学;还有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和小乘佛教的思想非常接近。
这些哲学思潮是和宗教复兴交相辉映的。
爱因斯坦(1879~1955)的晚年非常关心宗教和道德,他这样写道:“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
1948年11月10日,在波士顿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会上,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将军的演讲中指出:“我们有无数科学家却没有什么宗教家。我们掌握了原子的奥秘,但却摒弃了耶稣的训喻。人类一边在精神的黑暗中盲目地蹒跚而行,一边在玩弄着生命和死亡的危险的游戏。这个世界有谋略而无智慧,有强权而无良知。我们的世界是核子巨人,道德侏儒的世界。”
1921年,美国牧师布克曼在英国牛津大学发起信仰复兴运动,名称为“道德重整运动”。到1938年6月在伦敦宣告成立,同年在瑞士因特拉肯举行第一次世界大会后,运动逐渐扩展到六十多个国家,宣传四大道德标准:诚实、纯洁、无私、爱,提出“改造人格来改造世界”的口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次在瑞士、日本、美国等国召开大会。对宗教信仰复兴起了很大作用。
二战后,除了少数国家之外,全世界的宗教复兴运动持续了二十多年,许多人找回了信仰。
50年代中叶,世界佛教复兴运动进入高潮。尤其是日本、新加坡、台湾、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例如,二战日本投降后,以美国为首的占领军发布《宗教法人令》,废除了国家神道及它对其他宗教的控制,实行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原则。佛教各教派在很短的时期内取得了爆炸性的发展,迅速形成了二百多个新兴教团。现在的日本,约有信徒八千七百万,寺院六万多所。在政府和财团的支持下,佛教的教学和研究也有相应的发展,拥有佛教大学二十多所,学会和研究会五十多个。
欧美等国的佛教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日本佛学博士、禅宗大师铃木大佐把禅宗传入了欧美;台湾的法师们把汉传佛教传入了欧美;东南亚的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也都在欧美各地建立了寺庙和禅修中心。佛教正悄悄地被一些科学家与知识分子所信奉。
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设有佛学系、禅堂。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成立了佛学社。英国从1994年开始,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佛学是青少年的第二宗教必修课。
爱因斯坦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作为犹太人的他,对上帝的理解与普通人有所不同。但是他却是坚信上帝的,他说:“荣耀而高超的上帝之灵在我们微弱心智所能察觉的微末细节上显示他自己,我对之衷心赞佩,我的宗教信仰由此构成。我深信有个高超的智能彰显在不可思议的宇宙当中,这构成了我对上帝的信念。”
这个时期,中国在闭关锁国,搞阶级斗争和权力斗争,把所有的传统文化毁灭殆尽。虽然在民国时期,基督教文化和西方的科学技术都传入了中国,但解放后,我们只保留了科学技术,基督教文化也几乎完全的关闭和废除。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虽然各种宗教都有所复兴,但大多数人对佛教的了解几乎为零,我们现阶段的思想还是处在迷信科学的阶段。
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以及发展(1/2)。发布者:易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mingzhiguang.com/zhihui/shanzhishi/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