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方向——越来越简单

修行一个总的方向,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思想修得越来越简单。

那天你们念师父曾经贴在墙上的一个开示“如痴如呆”,我们说大智若愚,也是这样,好像有点迂一样的。

修行的人,思想越来越简单,只有当你真正地简单,说明你的妄念越来越少,妄念少了,你的思想就会变得很单纯。我们要先往这个方向修,修得不管是别人骗我们也好、不骗我们也好,我们都不起分别念,就是不分别。这个太好了,如果你修到这个样子,那就是要成就了。

“那我上当怎么办?”上当也不怕,人家要把你卖了,你还是接着该干嘛干嘛,你要有这样的心态:人家把你卖了就卖了,还是接着为众生服务呗——他把你卖到那哪,你接着该干嘛干嘛。要有这样的心态。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真心他也卖不掉呀。你要真的是有智慧的人,你认识到这点,人家把你卖了,卖到哪,正好为众生服务,都是因果嘛。这样的心态很难做到,我们都是害怕的,害怕吃亏,这样亏了、那样亏了,总是患得患失。

真正得道的人就是如痴如呆,呆呆傻傻的,简单。

但是我们先做不到那么高的境界,先怎么样呢?先变得天真可爱,变得童真起来,先能做到童真就不错了,就是我们的心越来越简单,自己没有年龄感了,忘记了自己的年龄,然后自己变得越来越单纯,好像是有点傻,但是,你的心很明白,就像小孩子一样。这样修行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有些人觉得修傻掉了,其实这有一个过程,真的是要这样的,当你彻底地没分别念了,自然就开智慧了——无分别念了,无我的智慧就生起来了。

我们就是有分别,执著有我、有他。通过如理作意,不断地去除我执,无我了、无他了,然后对任何事情都不执著了,你的思想就会变得越来越淳厚,你的分别念越来越少。我们的分别念还是因为我们的习气造成的,贪嗔痴在后面,你就会有各种分别念出来,很强烈。分别念强烈的程度跟你的贪嗔痴的程度是相关的,我们放不下是因为我们还有很强烈的贪嗔痴疑慢,然后才有各种强烈的分别念和强烈的执著心。

修行是要越修越简单的,“损之又损,以致无为”,无为是什么都不执著了,什么都放下了,这样地修行。修到后来,你的心里除了佛法以外,除了对治你习气的法以外,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但是佛法你还不能忘,对这些如理作意的方法,师父教你的对治烦恼的方法,还有对治我执的智慧你不能忘掉了,这个不忘,剩下世间的事情忘得越快越好,根本就不往心里去了。

开始只是忘得快,后面根本就不往心里去了,看到了跟没看到一样,好像没发生过一样,连记都不用记了,更不要说忘了,记都不记得,更不存在忘的问题,这样修行慢慢地就会进入佳境。等你开大智慧了以后,那个时候就不用分别念,你的心跟明镜一样,那就是智慧。

弥勒菩萨不是跟憨山大师说吗——“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智慧出来以后不是用分别的,智慧,心很清净;智慧,了如指掌——智慧就像明镜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没有分别念,不分别。佛菩萨就是没有分别念,全是智慧,转识成智,是不是?把你的分别念全部打掉。当你刚开始修,你的智慧没有开,但是分别念又不能有,那么就是如痴如呆了,呆呆傻傻的就是这样,又没智慧,又没分别念,你就是傻瓜一个,这是有个过程。

当你的分别念真的越来越少了,达到极点了,最后就开智慧了;开智慧以后,慢慢地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是智慧的展现。凡夫当然不知道,他以为你也是分别念,实际你不是分别念,你是智慧。所以说心要死得越透越好,也就是分别念死得越透越好,那你智慧会开得越大——分别念死一分,智慧就开启一分,就是这样。

我们修行的人要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不能忘掉了修行,修行闻思的智慧不能忘掉了,闻思的智慧都忘掉了你真的成呆子了,真的是白痴了——分别念也没有了,佛法也什么都不知道,那你白痴一个,那是不行的,那变成猪了。佛法修行,虽然世间的分别念没有了,但是对治烦恼的方法、还有破除我执的智慧,这个没忘,心里面只剩下这些佛法,修行的方法和空性的智慧、理论,这些你心里还是知道、记得。只记这些就可以了,剩下的都可以不记,都不往心里去了。这样修行,那是真修行。世间的事情都不记得了,都不往心里记了,只记佛法。

别记那些世间的事,“谁对不起我、谁骂了我”或者“我还有什么财产放不下的、还有这些世间的事情”……你记得那些东西,你就永远都不能解脱,你记那些东西干嘛?有什么用吗?都是假相,你记得它干什么?其实世间万法都是假相,没有自性的东西,你记得它干吗?都是幻影,你把那些幻影记在心里面翻来覆去地想,你不是傻瓜?你才是真正的白痴呢,做春秋大梦,有什么用呢?没用。

梦里的东西都是假的,醒过来你就知道都是不值得一笑的东西,但是我们在梦里的时候执著不舍。

所以我们要学会,为什么师父天天教我们智慧?就是教我们看清楚这些事实,然后你就放下了,不想它也不记它,也不惦记它们了,也不执著它们了,这多好呢。


问:我们在培养福德资粮的时候需要善巧方便,这也算一种分别念,那是否跟刚刚的开示矛盾呢?

答:你培养福德资粮的时候,你只要抱着这个善心,或者怀着一颗最纯正的菩提心去做事情就可以了。 

那是一个过程,在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分别的,这个还是在资粮道上。你到修加行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要放掉,都要暂时放下的。这是资粮道,你积累福德资粮肯定还有分别念,还有智慧资粮,就是闻思呀,在闻思的过程当中,你肯定要分别,怎么样取舍?怎么样拜师?这些是资粮道。

资粮道完成以后,开始修加行的时候,不要学了,你都学会了嘛,你开始实修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要放下了,包括要去精进地打坐,然后在生活当中,让你的分别念越来越少,佛法已经记在心中了,你也不要学太多。那个时候你不需要再去学了,只剩下去熏陶,怎么样去练习。师父天天在这里讲,其实都是讲过的,你不需要动脑筋,你只要听着就行,听着就是给你熏习。

这些法你都懂了,但是师父讲的时候有一些加持力,这也是修上师相应法。师父讲了,你就放在心里面去串习这个法义,你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师父讲的是法,刚才说了,法不能忘记,如理作意你不能忘掉,理你都忘掉了你怎么作意?如理作意,这个理你要记得,闻思的智慧——定解你不能忘记了,然后按照这个定解如理作意,对治我执。

法不能忘记。

在修法的时候,你可能还是有分别的,这也算是一种分别,要对治嘛,对治烦恼的时候你要分别。但是这种分别越来越弱了,不像世间的那种执著了。因为我们修法是相反的,去减损执著的,减损这个执著心,减损贪嗔痴的,所以说这是相反的,分别念是越来越少的。你在修法的过程当中,分别念越来越少,包括对法本身的分别念也会越来越少,到最后你证悟的时候肯定是任何分别念都没有,包括对法,没有分别念。

当你真正要开悟的时候,什么分别念都没有,不管世出世间的一切分别都没有,包括所谓的智慧,昨天师父说了“无智亦无得”,那个是要真的“无智亦无得”,对智慧也不能执著。我们开始学的时候,当然要学智慧,还是执著智慧的嘛,执著这个智、那个智,到最后真正地要开悟的时候就是“无智亦无得”。

在加行道的时候,事情就少做了嘛,要以修法为主了。见道之前当然是修法为主了,全是佛法了。在修空性慧之前,是有那么一个阶段的,就是不做事情。但是行菩萨道,你又得做事情,你修菩提心,你的布施、持戒、安忍,你都得去做事情,你不做事情,这些福德资粮是无法积累的。你开智慧以后,又得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在跟众生交往的时候,你慢慢地不用分别念,而用智慧。这个是很难的,这个非常难的,你自己一个人打坐可以,但是你跟众生交往的时候,你把分别转成智慧,这个修行不是很容易。

修行的方向——越来越简单。发布者:易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imingzhiguang.com/zhihui/shanzhishi/1720.html

赞 ()
上一篇 06月28日, 2024
下一篇 06月30日, 2024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WhatsApp交谈

邮件:yimingzhiguang@gmail.com

工作时间:北京时间 9:30-23:00,节假日不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