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目录

  • 是什么让我们生病?

      有些人放生,说是可以治病,其实这还是表面的,真正的最好的治病方法就是有慈悲心。你的心中都是慈心,看到众生都是一种慈爱的心,你有什么病都没关系,都会好的。往往我们生不出慈心来,我们经常会恶心现前,因为贪而引发焦虑、狂躁、郁闷……有恶在心中就会生病。我们的慈心不够。过去贪嗔痴的业,特别是由嗔恨变的各种各样的嗔毒会让我们的身心生病。


      >>>>阅读详情<<<<
  • 做善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有弟子问师父觉悟的时候是不是要有福慧两种资粮,是的,我们积累资粮最终还是为了觉悟。

      你不能是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我们做善事是为了去除自己的障碍,去除自己的业障。比如贪心,就是贪欲、贪染心,是最障道的,当贪染心起来的时候,你舍不下,这个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没办法做别的事情,做不了,做不下去,这就是业障障着你。

      还有嗔心,你的嗔恨心生起气来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

      不要为了做善事而做善事,停留在善业上不会觉悟。要让做的善事成为觉悟的一个基础、一个前方便。做善事本身并不会觉悟的,一定要听取正法,学习正知正见才能觉悟。

             一个人做再多的善事也觉悟不了,只能享受世间的福报,不可能觉悟,而觉悟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末法时代,福报大是最害人、最坏的,有福报的人就修不了什么,福报大的人就不想修,他就先享乐去了。你们如果现在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产,然后老婆孩子一大堆,汽车、洋房什么都有,有几个能修行的?福报大了不是好事情,有一点福报自己用来修行、资粮够用就行。

      末法时代千万不能有大福报,大福报肯定堕落。因为末法众生贪染心太重,你不想害人都得害,有些人就被你害了。因为你很有钱,把钱给别人,他不是拿去修行,拿去造业,你就等于把他害了。你没有智慧去分辨,那些末法的众生特别狡猾,想方设法骗你的钱,盯着你。最后他就害你,也被你害了。


      >>>>阅读详情<<<<
  • 身体受到损害或者痛苦的时候应该如何作意?

      如果你没有身体,他怎么伤到你呢?所以不能片面地认为是怨敌的过错,自己的身体是业惑制造的大毒疮,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观修。我们每天要观照自己的身体,它就是自己过去的恶业迷惑制造出来的大毒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你观察自己的身体是业报身,是自己的恶业召感的,业惑很容易召感到痛苦,这么一个大毒疮像泡沫般经不起触碰。这才是产生苦受的主因,并不是对方拿枪拿刀。如果你的身体像钢铁一样坚硬,或者像佛菩萨那样身体是空幻的不受苦,那就杀也杀不到。

      以后受苦你就想:“这是个毒疮。”就消业了。不管是谁造成的,不管是什么因缘造成的,你都欢喜接受,不要想着受了一分苦,你就想:“我又消了一分业,多好。修了安忍波罗蜜,然后又长了智慧。”这样想就一点烦恼都没有,还欢喜得很。

      受了伤害、受了痛苦,你要感到欢喜,消了业难道不欢喜吗?消了业,你没有造业,以后就可以免受更多的痛苦,还修了安忍,还观了无我。你看,这都可以。因为受苦的因缘,能增长你的出离心,还能够培养你的大悲心,还能够观修苦是没有自性的,业还消了,你看,这么多好处。你要是观受苦、受报好处很多,就都可以往好处想,看你往哪里想,这样想就法喜充满。

             要记住,当自己的身体受苦的时候就想:“这是业惑制造出来的,生一点病就会痛……”有些时候嘴巴稍微破了一点皮,痛得就吃饭也不香,吃什么都痛。一点小小的病苦就会让我们觉得很难受,这都是我们的业习,恶业深重,自己过去造了很多业就会这样。

      当对方刺伤你的身体而令自己受苦时,并非对方的过错,而是由于自己执著身体的过失所导致的。如果你不执著这个身体是你的,它就是个大毒疮,哪怕刺死了,正好消业。不把这个身体当作自己,观无我,那么对方怎么刺你也不会生气,你就想:“这是消业了,身体受了什么伤害都不是你的、我的。“

      不容易,这要观色身非我。我们对身体的我所执的业习是很重的,对色身的我所执是非常强烈的,受一点点苦马上就不高兴了,碰到一点点都觉得不得了了,吓得晕过去都有可能,都是因为对自身的贪爱太严重,我执太重,我爱太深。


      >>>>阅读详情<<<<
  • 听到有人传自己恶名的时候应该怎么调自己的心?

      这也是消我们的业障:直接伤害我们的身体可以消业,诽谤我们也可以阻止我们的贪欲,别人说粗语让我们的我慢、自尊受到了伤害其实也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事情,传恶名也没有什么。

      我们有些时候不喜欢别人传我们的恶名。他传你的恶名,你就会恨他。有人说你的坏话,诽谤你、造谣,还到处传播,如果你能安忍,其实就消除了你的业障,你没有任何损失。你要是不会安忍就造业了,你会恨他,甚至诅咒他——他传你的恶名,你就诅咒他,你们一起堕落。我们就不这样,我们就悲悯他。传我们的恶名,正好保护了我们。

      师父在这里还挺好,有些恶名传出去,障碍了有些人来搞破坏。

      名气太大了也不好,一个人的名声太好了也是不行的,什么人都会来,到这里不学法,很多人是来看你的——世间的习气,来看你,他不是来修行。到后来,当你的名气越来越大的时候,虚名越来越大的时候,来的人也是虚人,他们也是虚的。来这里不是真学法的,他是来看看从你这里是不是能够得到一点好处,或者是来沾点光,或者好奇……什么心态都有。所以虚名大了也不好,虚名来了之后自己会膨胀,别人也没有真正地受益,他到这里来目的不纯,虚名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对恶名等损害要修耐怨害忍,一定要违逆以往的习气,从根上对治,否则很难修成安忍度。违逆就是跟过去习气相反,过去你的习气是这样的,你就故意跟它对着干。如何从根上对治呢?总的是以如理思惟,就是如理作意,转换原来的想法。

      先破除原先的观念和知见,过去一切的观念和知见都要颠覆掉。重新作意,用正确的、更高的智慧、慈悲心来作意。把不可乐想转成可乐想,此想一旦坚固,心中就能欢喜地面对、接受,不致忧恼而生嗔。

      当我们不喜欢虚名的时候,别人破坏了我们的虚名,我们不仅不会嗔恨,还会悲悯造谣的人:“哎呀,挺可怜的。”我们心里就默默忍受,还对他作回向、修慈悲心,悲悯他,一丝嗔恨心都没有对他修真实的慈悲心。当然我们也用不着大肆渲染,心里默默地对他修慈悲心。恨他是没有意义的。诽谤你、宣扬你恶名的人,你给他做回向,因为他宣扬你的恶名,他本身是在造恶业,当然要悲悯。

      我们的名声、虚名受到损害也不是什么坏事。为什么呢?经不住考验的人就不来了,我们不就清净了?来这里的人是经得住考验的,心不容易动摇的人才会来到这里。来一个是一个,都是真来学法、真来修行的人,他就会在这里待得住。这样不是很好吗?

      这都是真实不虚的,骗别人是没用的。我们修行用不着做广告,用不着跟别人宣扬自己的心是怎么想的, 放在心里默默地做、转念,用不着宣扬自己的功德。你做得怎么样自己应该很清楚:进步快还是慢?还是很难?太差了就多忏悔。没什么,修行就是自己的事。

      他心里起恶念,伤害别人,破坏别人的名誉,是他自己造业,我们就对他修慈悲心。他虽然嗔恨了我们,造了恶业 但是因为我们的悲悯,他至少有了一个得度的机会。

      当我们修慈悲心、他造恶业嗔恨我们的时候,一个升了、一个降了,但是毕竟结上了这个缘,以后我们也会以此因缘度化他。

      如果他诽谤你的名声,他肯定是生气了,反正不管什么烦恼,或者是嫉妒,或者是某种原因,那你呢?你也恨他,你也诅咒他,或者也破坏他的名声、谩骂他,甚至打骂他,你也下堕。你可能比他堕得更深,造的恶业更大,太不值当了。所以一切都在于你自己,对方做什么不重要,你做什么最重要。对方是恨你也好、谄媚也好,你自己是怎么做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对方嗔恨,你可以修慈悲心,你也可以修嗔恨心,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你要是如理作意修慈悲心,你自己就往上升了,不会因为对方恨你而降下来,不可能的。对方无论怎么破坏你,不可能让你的功德减少,不可能破坏你的功德。只有当你自己对他嗔恨、对他破坏,你自己起了恶念,那你真的降下来了。对方是伤害不到你的,他打你、骂你,或者恨你、诽谤你,不可能让你减分,功德分减不了。只有当你自己起不好的念的时候,你的功德分马上就减下来了。你要是对他生起了真实的悲悯心,反而你的功德分增长得更快。

      佛法多好啊,完全取决你自己的心态,跟对方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管他做什么。他赞叹你可能别有用心。有些人一旦被赞叹就完了。他知道只有赞叹你可以

      毁掉你,他就赞叹你,他起恶念。表面是赞叹,事实上心里面是想害你,因为他观察到你的致命弱点就是被赞叹,赞叹完了你就会飘飘然、死翘翘,然后他就天天夸你、谄媚你、赞叹你,直到把你夸死,最后达到他的目的。别有用心的人,你们要小心,

      孔子说:“巧言令色者,鲜矣仁也。”对这种喜欢谄媚、说好话的人你们要小心,不要喜欢这样的人。但是世间人都喜欢这样的人,喜欢有人夸你。特别是当官当大了,身边都要养几个这样的人,天天赞叹你的功德,歌功颂德,很舒服。几个奴才在身边,到时候这奴才就是害死你的人。


      >>>>阅读详情<<<<
  • 如何说不需要嫉妒世间众生的福报?

      众生的安乐是他的福报,不管他是以什么方式暂时得到,也算是一种福报。有一些安乐是不值得随喜的,因为众生的有些安乐其实是苦,那种所谓的富贵荣华其实都是坏苦。坏苦就不值得我们嫉妒,而是值得我们悲悯。

      你有智慧的话不会嫉妒众生世间的那种荣华富贵,绝对不会嫉妒。你自己都不想要,怎么会嫉妒?你肯定是悲悯他们沉迷在这种荣华富贵中造业、受苦。他们是值得悲悯的对象,不管是做官做到什么份上、富到什么份上,丝毫不值得我们随喜,更不值得我们嫉妒。

      嫉妒是因为你想要,不想要的东西你不会嫉妒的。当你也想要的时候,别人有,你得不到就会嫉妒。

      众生的福报当然也是他修来的。不管怎么样,哪怕是掠夺的,他能够享受到,也算是他自己的某种因缘。这就不好说,里面就复杂了。


      >>>>阅读详情<<<<
  • 修行要想成就必须培养的一种素质是什么?

      我们修行要有担当和魄力。“放下屠刀”,这也是鼓励我们要担当、敢承当,要有那种魄力。但是真正修起来的时候,那还得尽量地去做。这种素质太重要了。一个人成就不成就,这种素质是最重要的:既能够承当、敢于担当、有魄力,做事又能耐心、细致,能从小事做起 并且不嫌弃事小。

      ”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意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样的人有的是。心比天高,老想着高的,实际上你的福报资粮都不够,基本的做人都不会,最基础的事情都做不来,你的能力太差了,但是你心又想得很好,老想着别人的位置、荣耀、福报,你也想要——“别人赚一千,我也赚一千;别人赚一万,我也要赚一万。”但是你的能力事实上连十块钱的事情都做不了。

      佛法叫我们不要太执著结果,而是要安住在当下。既要有承担,但是又不执著,这种素质太难了。我们发愿要成佛,发菩提心成佛度众生,但是又不能执著这个果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既要发成佛的愿,又不能执著成佛,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够有任何执著心,一执著就错了,变成一种障碍。所以我们要把心调到这样:我们要有成佛的愿,但是又不能执著任何功德和果报。这种心态调好了,那么我们做什么事都好办。朝这个方向去,但是又没有任何执著,安住在当下。其实这样反而是最快的,反而能做到最好。

            师父教你们,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这种素质。这种素质太重要了,如果具备这种素质,你干什么事都能成功,不可能不成功。

      首先要有魄力,什么事都告诉自己:“我都能做成功。”但是做的时候又得从细处准备齐全。

      就像盖一栋大楼一样,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首先要告诉自己“我能盖起来”,第二步就要知道怎么做,比如从什么地方开始准备、挖地基要什么机器设备、需要什么材料、盖的时候一块一块砖怎么砌、怎么搭架子……做摩天大楼你得敢承担,不敢承担的话:“哎呦,这么高的楼我做不了。”具体要做的事太多了,首先敢于承担,但是做的时候又得方方面面、一点一点地积攒、学习。这个时候你得有个师父,他做过楼,他带着你做,你不会的地方他就教你,做着做着就熟练了。

      盖一个楼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得会挖地基,还得会种树,因为没有树、没有木头做不起来,还得会生产水泥,还得会炼钢,没有钢也做不起来……

      成佛就是这样,什么都要自己会,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做了才有回报。你自己要什么都会,没有不会的,菩萨在人间度化众生、成就佛道没有不会的事情,但是做什么又不执著,都知道这是利益众生的一些方便手段。

       


      >>>>阅读详情<<<<
  • 如何从无我唯法角度修安忍?

      此处观察的焦点是:整个损害的过程有自在还是无自在?由此是否应起嗔心?

      当烦恼种子、对境、非理作意三者和合时,即使不想让损害心生起,也只能任由恶念生起而束手无策。这三者中只要一者不具,即便刻意生起嗔心,也不可能现前。由此可见,怨敌对于损害毫无自在,根本没有任何主宰者在操纵。怨敌不自在,他是受业力支配的,非理作意、身不由己就嗔恨了。他有烦恼的种子,一对境,在业力的支配下,然后就身不由己地非理作意造成损害,故整个损害过程全无自在。

             再观察整个损害的过程,也根本没有任何主宰者的怨敌,只有以诸法引起诸法,并没有任何主宰者从始至终操纵这一过程。通过以上观察,必须体会以下三层含义:

      1、怨敌对我的损害:这是极为可怜、被烦恼控制、不得自在的表现。不自在就是我们说的行苦,作行苦观。烦恼不自在,它在行苦当中。由行苦观进一步就可以作无我观。

      2、对待怨敌的态度:对这样毫无自在的可怜众生,以嗔恨相待极不合理,见到众生的苦难,理应发起更大的悲悯心。

      3、对待怨敌的行为:不应在他已有的痛苦之上再加损害,那是“在热疮上浇沸水”的残忍之举。所以,对待怨敌的行为应当是精勤地为他拔苦。怨敌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还要想办法劝诫。

      菩萨应当这样对损害者修唯法想,即思惟:一切有为法都是依托种种因缘而生起的,并无一法是自然而有。这是说,在整个损害的过程中,双方都是“无我唯法”。依靠唯法想,菩萨对一切怨害都能安忍,即受到怨敌伤害时都能够不动嗔心。

      这句话最重要,“无我唯法”,不能忘记,没有我、只有法。观众生五蕴和合,然后行苦观、多体观、因缘观、无常观都可以观,最好是观无我。如果有无我的智慧,观没有我、没有他,那你恨谁呀?也不是他在恨你,你也用不着恨他。因为对方只是心法的作用,“无我唯法”,也没有伤害到我们,他伤害不到我们。因为没有我了,所谓的伤害是什么呢?这是一种果报,当受到伤害的时候想这就是果报,并不是伤害,是我们过去造的业的一种果报。

      “无我唯法”,这句话太重要了,慢慢地放在心里琢磨、观察。你只要记住这四个字就可以了。如果能够这样修,那前面的观自在不自在都不用了,没我、只是因果。

      第一,先观因果,一切都是因果报应。我们受到伤害,或者对方要伤害我们,首先就观因果,我们被伤害肯定是我们的异熟果报——过去的嗔恨心引发了伤害众生的异熟果报,因为我们过去生中也是这样嗔恨别人、伤害别人的。第二,观无我,没我。这两个正见是最有用、最彻底、最有效的方法。

      不自在其实也是观众生受业力、因果律的支配。以下再从两个角度观察“有情是无自在的”。

      第一个角度:如果有情能够自主,就应该都没有痛苦,因为这些痛苦都不是有情想要的,有情都有苦恼,这就说明有情都不自在。

      第二个角度:从无自在的作用上观察,有情如果被猛烈的烦恼所激,烦恼粗重的时候自杀,甚至割腕,自己伤害自己。烦恼发展到最猛烈时能导致自杀、自残,所以有情生烦恼时会伤害他人。烦恼猛利的时候自己都会伤害,更不要说伤害别人。当他要自杀的时候,他还在乎杀谁?他都不怕死了。就像有人被欺负到受不了了、不想活了,就开杀戒了。他自己都不想活了,那他搭一个算一个,这样的人也有,不能惹。很多老实人被欺负到那个时候,他就发狠了。

      对治嗔恚要如理思惟,合乎道理地思惟,这就是观察修——如理作意。刚开始就要如理作意对治嗔心,很有效。你们要是学会了这个方法就很快,千万不要忘掉,要串习熟。为什么要多串习?串习得你不会忘记了,任何时候都想得起来,对治嗔恚就容易。当受到伤害的时候,你马上就用上这个方法。平常没有遇到伤害的时候也要打坐观修,习惯了,然后等你突然遇到这样的对境的时候就能够真的一点嗔心都不起。这样的话你的安忍就成功了。


      >>>>阅读详情<<<<
  • 遭受痛苦冤屈或者病苦时候应该怎么作意?

      遭受怨害之苦唯一是由自己的恶业所感召的。这一点我们要不断地作意,要熏习。我们的怨害,我们遭受的损害、遭受的痛苦,一切一切的冤屈,那个时候一定要如理作意:这是我的恶业召感的。

      这肯定是自己的恶业,你要确信。首先要相信,你不相信的话就作意不起来。你要是因果都不信的话,那是没办法作意的。首先你要深信“这个肯定是我的恶业召感”,再不断地这样作意“这是我自己的业。因为是由自己的业力发动,而使对方不由自主地损害自己,唯是自业所感召,所以不应嗔恨别人。”应该想这是过去的恶业,虽然这辈子可能没有伤害对方、可能没做什么事,但是过去的恶业忘记了。

      譬如现在生病得癌症了,你想:哎呀,我也没做什么坏事,我这么善良,为什么会生这样的病呢?你也想:我这么好,这么乐于助人,这么爱布施,我这么善良,为什么会生病呢?所以怨恨,你没想这是过去造的业。

            有人跟师父说:“哎呀,我一个亲戚很善良,他怎么会得癌症呢?”不理解。师父就告诉他(师父没见过这个人):“你这个亲戚肯定爱杀生。”他想想:“是,爱吃肉。”这是肯定的,过去有因,还得有现世的因缘。虽然这个人很善良,但是喜欢吃肉,喜欢杀生,得癌症了。

      所以都是有业的。你这辈子不造业,哪里那么容易就生病?哪那么容易就感得各种怪病?怪病都是因为你自己造成的。不管生什么病,过去虽然有因,但是你这辈子不创造这样的缘,也是不会有相应的果报的。

      光有因,那谁过去没有恶业?都有。但是为什么你这辈子生这个病、生那个病?都是有缘的。你自己创造了一些缘,那么就会感召生病。或者是这辈子的一些习气导致的,如爱生气、爱吃肉、脾气大,都有可能。你通过忏悔就可以消这些业。

      我们想:自己的果报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事情。过去的因不用说,你当下的果报肯定有当下做错了事情的因缘——近因,也可以说是缘。你要想:最近你做错了什么?你心里面是不是起了不好的念?

      例如悟达国师,个怨敌十辈子之前就跟着他,因为十世以前就被他害死了,跟着他要报仇,但是悟达国师一直修行,一直出家,修行很精进,那个怨敌害不了他。后来他起了慢心,做国师了有点飘飘然,那人一下附到他身上变成人面疮,如果他不起这个念就上不去。

      所以说不管现在是什么果报,肯定跟你现在起的什么念有关系。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有些大菩萨也生病,那是他的愿力召感的,那不是他的业力。过去生中他也有类似的一些业,但是他这辈子发菩提心,代众生受苦或者是故意地为了度化众生做一些事情,也会召感一些果报。当然这跟过去世恶因有关系。

       


      >>>>阅读详情<<<<
  • 同情心和悲悯心是一回事吗?

      众生都是亲人,曾经都对我们有恩,现在他们都在痛苦当中,三苦随逐,并且愚痴,不知道无我的道理,以为什么都是真的,执著坚固,所以他们很可怜,值得悲悯。

      悲悯心跟世间的同情心是不一样的。世间人对弱者都会同情的,像我们人类对动物,如小猫小狗,你为什么喜欢?是因为你同情它,它还谄媚你,你就喜欢它,其实你对它是有同情心的。

      我们对动物都有同情心,因为动物可怜、愚痴,又不会说话,也没办法谈恋爱,人类好吃的它都吃不上,我们的潜意识对所有的动物都有同情心。

      饿鬼,你是看不到;你要是看到饿鬼,肯定也会同情他们。看到电视里挨饿的非洲人,你同情心马上就生起来了,都很想帮助他们。

      要是看到地狱的众生,更是惨不忍睹,看都看不下去。打比方你看到有个人被挖心脏、放到锅里煮,你看得下去吗?惨不忍睹,你都受不了了。

      对弱者受苦,我们的同情心都非常容易表现出来。但是,这都不是悲悯众生,这不是悲悯心。悲悯心是对所有的众生。你对天人能悲悯吗?你对天人都羡慕、嫉妒了,还悲悯?“天子好多的天女围着他转,我一个都没有。”你还不嫉妒?天子的福报大,长得还好看,你不嫉妒才怪了。你还悲悯?悲悯心从哪里来?众生不是仅指弱者,对整个三界的众生都要悲悯,是因为他们愚痴,没有智慧,被苦追逐还不知道消苦。他们真的很值得我们悲悯。

      同情心就不是这样的,同情心还是有情执,有情执就有同情。同情是因为自己过去曾经也这么可怜被人家同情,同情众生的时候事实上是同情自己。过去生中我们也可能做过小动物、饿鬼,下过地狱,我们的业就在心里面,所以看到可怜的众生,心里的业习种子就会引发出来,把过去世受苦的感觉引发出来,心里就会产生同情——同样的感情。他引发你过去生中的苦,你就对他有种同情心,因为你自己也受过苦,所以你就愿意帮助他。潜意识是因为当你受苦的时候,你也希望有人帮助你。这是潜意识里的东西,凡夫是这样的。悲悯心是不一样的,悲悯心是需要智慧的。


      >>>>阅读详情<<<<
  • 痛苦来了怎么作意观想?

      首先破除不欢喜的心态,对痛苦我们要安然地接受,要有接纳的心态,不许排斥。

      一,【观因果】痛苦来了我们想:“这是消除业障,消我的业,为什么不欢喜呢?”你甚至可以想:“再苦点,再痛点,看看有多痛?看会不会痛死?痛死了最好。”你要这样想,越痛消除的业障不是越多吗?这样也是可以破我执的。

      二,【观无我】无我了,再痛也不是“我”在受苦,业报就是这样的,它只是受蕴在起作用,那你的心就保持一个客观的观照。

      苦来了,你要在观照的状态,心就像一盏明灯、一个镜子一样保持观照,没别的想法,没别的任何情绪,不要有任何情绪,就是观照它,看着那个痛。

      看着那个痛也可以入定的,痛定。痛定思痛,观察自己的心面对痛苦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不喜欢这个痛呢?你像旁观者一样看着,完全剥离开来,心不要粘在这个痛苦上。

      就像有人掐你的脖子,你不去掰他的手,你就看着,看他什么时候把你掐死?修痛苦是这样修的。因为不会死的,没有“我”了,掐着、掐着可能昏过去,再掐就可能死了,死了就死了,面对病痛的时候要这么想。

      三,【苦忍对临终的意义】你到临终的时候,痛苦来了,你的心都跟着痛苦跑了,你还有时间念佛?一句佛都念不起来。临终的时候身体很痛苦,那个时候你的心还能够有智慧吗?还有慈悲吗?那个时候面目狰狞,就剩下不喜欢了。

      四,【接受痛苦】不要怕苦,苦是一种因果报应,它会过去的,该受的你得受,不受也得受。

      所以说我们要有一种非常客观、完全接纳的心态来面对痛苦。因为痛苦已经现前,你不接受它也在痛,接受也是痛,那还不如接受它更好。你不烦恼痛会少一点,要是烦恼痛苦肯定会更大、加深,要是欢喜接受说不定痛很快减少了。

      确实是这样,打比方你的身体小血管破了,如果你的心很静,像入定一样的,你的心很专注,那么这个地方的血管就会快速地修复;你要是烦恼,血管就不容易修复。并不是幻觉出来了,你的心很静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就会很快。因为你的心专注,心到了意到,意到了炁就会到了,身体的免疫力就会提高,它就会快速修复血管。

      我们的电视里看到过,血管破了,血小板就一点一点把血管修复。如果你的心专注在那个地方,血管修复得就快。如果心烦恼,它就可能会感染。你如果嗔恨心大,伤口不容易愈合。伤口不容易愈合也是一种恶报。

      同样,有些人得了癌症,心情很好,不用治就好了。

      五,【因果正见修苦忍】 同样的痛苦、同样的病,每个人的后果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死了也不一定是坏事,早死早超生。凡夫的心总是不管什么不顺都是不喜欢。我们修行人发生任何事情都要欢喜接受。如果要死,那也很好,死了早点转世,早点到师父这里来重新受过教育,可能更快,下辈子修得更好;如果不死,不死也很好,早点恢复起来也能好好修行。这就是相信因果的人,真相信因果的人都是这样。

      你有因果正见,烦恼什么呀?已经发生的事情那肯定是果报,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是果报,你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熏习如理作意来对治你的烦恼,破除我执,只有这个办法能断痛苦的根。烦恼和我执是痛苦的根、痛苦的因,你把痛苦的因给断掉,那痛苦慢慢自然就会减少。

      果报都现前了,你想把那个果灭掉,那是不可能的,灭不掉。所以我们真正信因果的人面对痛苦时,至少以一个非常正常的心态来接受它,甚至忘记痛苦,不会去执著痛苦,它痛它的,你修你的。痛苦是一果报,你执著它干嘛?你就让它痛,修行还是该怎么修怎么修,心里时时都提起正念来,观修无我,对治嗔恨,降伏贪爱、贪欲。这样才是真正相信因果的人。

             相信因果正见不容易。我们经常都会这样,稍微大一点的事情因果就没有了,就剩下烦恼,嗔恨、怨恨,然后还有怀疑、嫉妒、傲慢……什么心都会生起来。所以我们要知道,只要把无明和烦恼降伏,乃至消灭,所有的痛苦都会自动消灭。

             一般痛苦的时候心里面都是恐惧的,或者怨恨、不高兴、不欢喜,对痛苦表示不欢迎的态度,希望痛苦以最快的速度减退消失,这也是一种执著。我们肯定是这样的心态,谁痛苦来了不希望痛苦消失掉呢?这是一种强烈的执著,这种执著会障碍你的智慧。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这样,痛苦来了心里不动摇,至少没有不高兴,心能够安然接受。

      我们对一些小的痛苦可能不会那么执著,皮破了一点点,或者身上长了小疙瘩,或者被蚊子咬了有点小小的痒,对小小的痛苦可能不会太在意,但是潜意识里还是不欢喜,任何痛苦来了都不喜欢。现在要练,就不能这样。修行人面对痛苦的时候要完全地接纳,要练习这样一种心态,接纳痛苦。

      有的病人为什么病不会好?病一来,痛苦一来,心就烦恼,首先不欢喜这个痛苦,然后引发心烦躁,甚至恐惧起来,内心不安,睡觉睡不好,吃饭也吃不好,反正心态已经完全失去了常态,那么病想好就难了。

      病是三分治、七分养,养就是心要安下来。原来生病可能是因为太累,或者太执著,或者是因为造了很多的业。心里面天天都在造业,你不停止造业,病就好不起来。所以首先要停止造业,同时还得对病痛完全接受。这是自己的业果,你不接受吗?不愿意接受就烦恼,甚至会嫁祸到别人头上去,认为是别人造成的,嗔怪别人。

      打比方别人给你毒药吃,中毒了,要是从世间法来说,对方犯了故意伤害罪,把你毒死了。但是如果你八识田里没有这个恶的业习种子,他毒不死你,你吃毒药也没有事,甚至可能跟吃甘露一样。说到底是谁的业?还是你自己的业。自己没有业,他毒得死你吗?所以你怪别人不对。他想害你,那也是一个因果。他为什么想害你呢?难道没有因吗?对你起恶念,包括让你受到毒害,本身都是你的恶业感的痛苦。世间人无法接受——“毒药毒死我,他还有道理吗?他还不应该受到嗔恨或者受到惩罚吗?”

      从菩萨的角度来说,不应该嗔恨他,也不应该惩罚他。为什么呢?这都是因果。

      有些人吃毒药就没事,是因为他八识里没这个业因,毒不了他;有些人中毒了,可能也会不舒服,但是没那么严重,因为他的业没那么重,所以中毒了会让他生病,但是不至于死亡;有些人吃了就死了。你看,业因不一样,果报也不一样。

      痛苦生起来的时候,以前是一贯地执持不欢喜的心态,现在要对它生起欢喜。


      >>>>阅读详情<<<<
  • 修禅定有什么好处?

      修行的时候应该坐好,保持威仪,身体坐得很端直,就很容易思惟法义。如果斜靠着或者躺着,会进入一种不正念的状态, 无法进入正念、正思惟的状态。人懈怠的时候,私心杂念、各种妄想纷飞都会出来的。但是坐久了身体肯定会感受到苦,如腿痛、疲劳、困乏。所以修行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四威仪行、住、坐、卧,首先尽量让自己保持坐和行,卧的时候要少一些。按养生的说法,晚上亥时(十点)到早上两点,这四个小时是休息比较好的时间,不能超过三点。严格来说三点钟起床是最好的。晚上亥时(九点多一些、十点钟)睡觉,早上寅时(三点钟)起床,如果能做到这点就比较好。现在人做不到是因为烦恼多、心粗大、烦恼很粗重,到了晚上太累,烦恼粗重就比较累,心不清净睡觉也不清净、梦多,这样就会导致睡眠的时间太长。

      心不清净,所以你们要修法,要有一定的禅定力。有些人的禅定力太差,能够维持旺盛、清净心的时间太短。修习禅定很重要,你们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修智慧需要禅定的资助,师父现在天天讲,这是增长你的一些闻慧和思慧,但是真正要修,定力太差了修不下来的,不可能成功。

      你们要稍微早点睡、早点起来,半夜里也可以打坐,减少梦境,睡眠时间自然就会减少。做梦的话,你晚上睡觉也不闲着,都在妄想、烦恼当中造业。

      我们业障深重,可以早上起来拜拜忏,拜个十来分钟佛,然后再打打坐,至少坐两个小时,累了稍微休息一会,这样养成习惯对身体也好。打坐还是有必要的,你们打坐的时间太短。没什么事、有空的时候就打坐、思惟法义,有事就做事。

      打坐要养成好的坐姿习惯,开始修修拙火定,心火降下去了,烦恼就不容易生起来。修拙火定也是可以降伏烦恼的,因为心本来就是有火的,心属火,通过拙火把心火降到最低点,那么禅定就生起来了。禅定本身就是降心火的。

      道家里讲“虚其心,实其腹”,心不虚,神就灭了。我们心要虚,心不虚就是实的,心实就是火大,那么就烦恼;腹要是不实的话,你的命就危了,就要生病了。腹是指丹田,如果丹田虚掉了,那么你身体就差。丹田里没有火就虚,因为丹田里要靠火来生土,有土身体就会强壮,精力就会旺盛,就不容易生病,抵抗力就强。有些人容易生病,其实都是因为烦恼造成的,烦恼多了心和肾不相交,心不虚、腹不实。佛门不太讲这些,道家里讲性命双修。

      通过修习禅定,能够让心静下来,然后才能思惟法义、如理作意,智慧才能起到作用,否则智慧就是闻思的智慧,不能进入实修状态。所以说没有定力很难进入真正的实修状态,光有闻思的智慧,没有实修的智慧。要有实修的智慧,一定要靠定力。没有定力,你坐那里心静不下来、心不空灵,法义怎么可能会作意得起来呢?这不可能。

      修行打坐的人心要先空下来,通过观息、随息,息是指呼吸,慢慢地减弱、慢慢地减弱……让心休息,你的呼吸越来越弱,心也越来越静,然后心就越来越空灵、越来越广大,这就叫虚其心,心就会慢慢空下来。要好好练,很重要,刚开始时间可以短一点,坐十分钟,休息一两分钟,然后再坐十几二十分钟……通过这样修习,能够让你的禅定快速生起来。

      尽量双盘,不能双盘散盘也行。女众不一定双盘,单盘、散盘都行,女众的身体结构不一样。男众必须要练双盘,不练不行,精炁神上不来。会双盘的人就不一样的,脚压住两个腿的动脉血液,上面养分就充足,大脑会比较清醒,不容易昏沉。

      打坐是很重要的。师父还没出家就开始天天打坐,看到书上达摩祖师讲“内心无舛、心如墙壁”,就天天练“心如墙壁、内心无舛”,练得真的心如墙壁。没有什么诀窍,特别爱练,这可能是过去世带来的,可能前世就爱打坐,觉得特别好,所以后来学法也快。

      你有了一定的禅定功夫,听法、学法都很快,理解得也快,并且身体也不一样了。通过修习禅定,身体会变得至少超出欲界去,超不出欲界能够达到未到地也可以,到了比较高的欲界天,那么五欲生不起来或者很淡泊。凡夫到了欲界天的第四层、第五层,虽也是欲界天的众生,但是欲望非常淡泊;到了第六层欲界天(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男人、女人互相看一眼就满足了那种情欲,连手都不碰的。

      你们看过《三界略讲》没有?你的心修习禅定也可以达到这个境界,男女直接看一眼就满足了,不会有进一步的欲望。小孩子就像天人,男的、女的也会喜欢,那种喜欢就像欲界天比较高的天人一样,没有进一步的想法;长着长着就越来越堕下来,欲望越来越重,贪爱心越来越强,最后就要娶回家去了——光看看不行,得娶回家去、弄个房子占有着,欲望越来越强烈。

             通过禅定可以慢慢地让自己的欲望降下来。当然要断欲望的根是要用智慧的,没有智慧是断不了的,但是禅定可以减弱、降伏它,最后用智慧来断除它。智慧是断爱欲烦恼的根,禅定只是降伏欲望不现行。我们说戒定慧。世间人一听到戒,一般都是想到色戒。色代表一切的贪欲。戒、定、慧都是针对五欲(财色名食睡),降伏五欲,断除五欲。戒定慧三方面,光靠戒是不可能的,禅定力很重要,智慧当然更重要,出家人要勤修三学。

      大家要真正地去做,平常如果你能打坐却不坐,那就不行、不好。实在坐不住,就去拜忏,或者为大家做事、服务。福报太浅薄,要多做一些善事来积累福德资粮。如果你能坐得住,最好多打坐。师父鼓励大家多打坐,不打坐是不可能成就的,只能停留在闻思的阶段,反而增长我慢。出家人更是这样,舍弃今生,多打坐,禅定力才能生得起来。解脱道是非常注重禅定的,自己了脱生死。

      大乘菩萨道不完全支持、赞同这样的修法,要拿相当的时间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当然这样也是可以消除自己的贪嗔痴的。利益众生是最好的实修方法,比小乘的人更快地消除烦恼。没有众生,我们修不了安忍、修不了布施,从六度来说,布施、持戒、安忍……前前是后后的基础,最后才是禅定和智慧,真正的要生起最后的禅定和智慧确实要靠安忍。没有安忍的智慧,没有安忍的修习,遇到事情一点都忍不住,定力就消失掉了。所以小乘人也有缺点,虽然他很精进地修禅定,但是安忍没修好,遇到事情,禅定功德都没有了,很快就会消失掉,所以得不偿失。没有安忍、布施的基础,贪心还在,光修禅定有什么用呢?打坐的时候好像很清净,但是遇到众生的时候,贪心还是很重,吝啬又好色,这样的话你修了半天没用。

      师父在这里教你们,如果你们真的能够依教奉行是很快的。修的时候跟习气做斗争总是苦的,要安受苦忍。因为你要打坐修行,跟习气作斗争,肯定会感觉到苦,心苦,身体也苦,修行不可能舒舒服服地跟享受生活一样。你们都觉得师父好像挺轻松,师父以前吃的苦你们没看见过。在师父看来你们打坐不够精进。师父当年一半的时间在打坐、一半的时间在闻法,就是一半的时间在修定、一半的时间在修慧,然后定慧等持,基本上是这样修行的。要很精进的,修行才能上去,没有时间干别的、想别的事情,什么都不想。

      你要是心里不把众生放下怎么进入无我的境界?心里老挂着一个众生,塞进去堵在里头,你怎么成就?这不可能。众生其实是不存在的,是你的妄想。我们都学过无我的智慧,哪里有众生呀?无明加贪爱而已,众生是无明和贪爱幻化出来的一些幻象,从无始以来本来就都是幻象,从来没有一个众生真实存在过,如果有的话他就不会死,也不可能修成阿罗汉。一个众生都没有, 像幽灵一样,但是觉得很真实,颠倒执著。

      佛陀太智慧了,我们能够学到这样的法,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无数的外道都想解脱,但是他们都找不到路,只有我们伟大的佛陀在三千年前来到人间教我们。三千年前没有佛出世,众生是很可怜的,没有解脱的可能性,只能够在轮回当中。现在我们遇到了这样解脱的法还不珍惜、还不抓紧时间把它修出来,下一辈子一迷、一闭眼就不知道转到哪个角落里了。我们现在还有这个机会能够学到这样的真正地解脱生死的正法,这是很稀少的。


      >>>>阅读详情<<<<
  • 什么颜色的衣服不能穿?

      什么样的衣服不能穿呢?白的、纯颜色的(纯黄、纯红等纯色)衣服严格来说都不能穿。坏色就是颜色坏掉了,人不喜欢的杂色,那种褪了色的。中国出家人一般都穿灰色的衣服,代表坏色。

      佛陀时代没有说一定是穿红的,现在藏族人穿红的。其实在最古远的时候,红色是最下贱、没人要的颜色,所以出家人就穿红色。那时候贵族们不会穿红色的,都是穿白色的衣服代表他们的身份。

      现在人喜欢穿黑色,那都是受了魔界的影响。喜欢穿黑色的人都是因为受了魔的加持。黑色本来是代表了一种不好的东西,鬼灵界喜欢黑的。你看电影里演的魔都是穿黑色的,魔没有穿白色衣服的。佛法里面也是这样说,全黑的不好,不能穿,否则护法都不护持。

      出家人穿坏色衣服是肯定的,不穿那种特别纯色的,要穿杂色、说不上颜色的,让人看着不起贪爱心,让人看了生起贪爱、喜欢的颜色都不行。


      >>>>阅读详情<<<<
  • 年轻人为什么要练双盘?

        年轻人一定要练双盘,不双盘不行,不双盘这辈子成就就降了一大截。真的,因为不双盘的话,你想打通炁脉是很难的,炁都上不来,你怎么打通?慢慢,也不要太急,就是一直盘着练,你修你的,实在难受就换一下腿,不知不觉就修出来了。其实也不是很难,只要不执著它,不要老是想着练腿练腿,那也够苦的。

      如果有正见最好,难受的时候你就告诉自己,这个苦是没有根的,它是一个妄念执著造成的,都会过去,再苦都不用怕,它自己会过去。

      或者你就想,看看它能疼到什么样的程度? 最好把它疼断掉。疼到一定的时候它就通了,疼也有个极限。疼就是炁脉不通,所以你要忍受。练忍苦最好练双盘,你就盘着腿修行、听法、打坐,影响到你修行的时候,忍一忍,实在不行就换一下,慢慢就习惯了。都是这样的,都要忍。一边痛着,一边还能听法,这不就是忍吗?这也是锻炼意志力。但是痛得听不了法就不行,可以换一换。这也没有什么,修行就是走中道。

      师父经常讲,我们修行要走中道,不要偏执、不要偏激,这样的人是不行的,都是有问题的。一练腿,法都不修了,整天练腿,变成了腿子专家,没用。


      >>>>阅读详情<<<<
  • 什么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对于一个小乘的修行人来说,告诉你这些是障碍你解脱的。大乘佛法告诉你,一切都是空性的,没有什么意义,不要执著。但是空又不是虚空,都是真空妙有——“真空不空、妙有非有。”一切万法是真空,但是真空不空,真空并不是像我们说的虚空;妙有并不是妄有,并不是我们执著的平常说的实有。平常凡夫执著实有,所以佛法告诉你,妙有不是实有,真空不是顽空(顽空就是什么都没有)。

      所以一切万法,包括我们的身心世界、山河大地,都是真空妙有。佛法讲到究竟处是很好的,如果从这里修下去多好,一切法都是拿来玩的,真空都是起妙用的,都是我们的妙用。这个时候你当下就把万法当为妙用,你就不执著它,但是又不把它灭掉。但是出家菩萨刚开始是要制止的,因为我们贪著、业习深重,当然是要先对治贪嗔痴。

      佛菩萨度众生的时候不舍离世间法,他拿来利益众生。菩萨修到一定的境界以后,这些法他用,但是又不着。《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不是不生,万法还要用。 你要是“有所住而生心”就不对了, 就变成业习了,造业就要受报 。

      “无所住”,怎么办呢 ?你就要守戒,从戒律开始,修戒定慧对治“有所住”。“住”就是执著的意思,执著了你心里就难受,所以我们修戒定慧就是对治“有所住”的。

      如果我们无所住了,起一切妙用叫“生其心”。生心并不是像凡夫一样念念执著。无所住也有不生心的。如果一切都无所住,当然就会生心、起妙用。但是有些人会住在空境里,或者住在小乘涅槃的境界里,他无所住可能是不执著三界的一切万法,但还是执著涅槃,或者执著成佛,还是有执著,那是微细的执著。如果一切执著都没有了,肯定会起妙用。一般还是观不到微细的执著,真的达到无执著了,真的会起妙用。佛就是无所住,无住处涅槃,连涅槃都不住,自然就会起妙用。

      无所住就是我们真心的状态,它起的就是妙用;如果你有所住,起的就是妄用。真心本来是真的。我们要向佛菩萨学习,佛菩萨就是无所住,什么都不执著,“我”也没有了、法也没有了,一切法都不执著 。

      为什么天天讲无我?就是叫你别执著这个“我”。 法无我,也是叫你别执著这些法,这些法都是真空显现的妙有。妙有非有,所以说它并不是真的有,并不是我们执为实有的“有”。我们平常都执著这个有、 那个有,都执为实有。但也不是没有,所以叫妙有。

      如果从这里修下去就好了,根基好的人这样修,从果上起修,这不就是大密宗的人?

      但是我们现在做不到,讲得很好,道理知道,做的时候还是有所住生心,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尽量减少执著的程度。你听这个、听那个,其实就是去你的执著、减少执著的程度,你执著的东西都是假的,都不是实有的东西,去掉你那个执著心。

      其实菩萨们、修行好的人跟你们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不执著。你执著的东西他不执著,他的我执虽然可能没有去干净,但是他的我执很轻,基本上没有。即使有也能马上对治掉,所以他的执著越来越少。

      执著的程度、业习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修行就是对治。业力强的人,执著程度就深。

      这个关键把握好了,就像一个定海神针一样,其他的法都是围绕这个来做的,不管学戒也好、修禅定也好、听闻智慧也好,都是来对治执著的。

      我们学戒律就是对治执著、业习。执著万法、“我”是实有的,其实没有“我”,就是一个妄念、一个妄想。还有很多三界的业习,如欲界贪欲、贪爱的业习,贪爱财色名食睡,饮食男女,色界贪著禅定,都执著有个“我”。

      佛法说高深也很高深,修行不按次第来就修不出来,讲得很高没用,修起来你得老老实实的。


      >>>>阅读详情<<<<
  • 修习安忍时候如何具足六种殊胜?

      修习诸忍时如何行持?即不论修习何种安忍,都应具足六种殊胜和六种波罗蜜多。除了将他人安立于安忍中是安忍的布施之外,还有安忍之持戒、安忍之安忍、安忍之精进、安忍之禅定和安忍之智慧。

      具足六种殊胜:

      一,依殊胜:依菩提心而发起安忍 。这是基础,依菩提心而发起安忍才叫安忍波罗蜜多,没有发菩提心也有修安忍,但是不能叫安忍波罗蜜多,只能叫普通的安忍。

      二,物殊胜:总的一切种类的安忍都要行持(即总的安忍意乐),特别在修某种安忍时,也不应忘记总的安忍意乐。

      三,所为殊胜:目的是为了成办一切有情现前的安乐和究竟的义利而修此安忍。“目的”也有一种发心的意思,就是说修安忍的发心是什么?这跟依殊胜其实是一致的,目的是为了成办一切有情现前的安乐和究竟的义利,那么这就是依菩提心。这里“所为”就是正在做的时候、有行持的意思。前面的依殊胜里面是愿望的意思,有种愿力在里面。

      四、善巧方便殊胜:以无分别智摄持,初学者以通达法无自性的智慧摄持。这是大乘佛教,初学者就要通达法无自性,无分别智还达不到、比较难。

      五、回向殊胜:安忍的善根都回向大菩提。事情做完以后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六、清净殊胜: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

      具足六波罗蜜多:

      一,将有情安立于安忍中,是具有安忍的布施。让有情众生也能修习安忍,将他们安立于安忍中,这是一种布施。让众生也修安忍,教给众生安忍的的方法,或者带着众生修安忍。例如你修安忍的时候,做一个安忍的榜样让他学习,这都是属于安忍的布施,帮助众生修安忍。

      二,防止内心生起声闻独觉的作意,是具有安忍的持戒。这里主要讲持菩提心戒,不要发起自己解脱的作意,不忘失菩提心,不犯菩萨戒。

      三,面对种种境界心不动摇,是具有安忍的安忍。也就是成功的安忍。

      四,为了使安忍倍加增长而发起欲乐,是具有安忍的精进。发起欲乐,精进地修习安忍。 

      五,心专一趣入、不杂小乘,将此安忍的善根回向大菩提,是具有安忍的静虑。安忍的心专一趣入、专心修安忍,回向大菩提。

      六,了知能忍、所忍、安忍这三者如同幻化,是具有安忍的般若。安忍中无我、无他,也没有所忍之事,三轮体空,这需要智慧般若。 


      >>>>阅读详情<<<<
  • 听法“死在句下”是什么意思?

      师父经常讲,佛法其实并不是很难,就是行持很难。有时候你觉得:“我怎么听不懂?”可能是因为你下面的基础没做到,那么上面的法就听不懂。你听法后至少要有所思惟,曾经思惟过法义,如果从来没有思惟过、没有做过,那就会听不懂后面的法。听过,你没有实践过,就觉得好像很难。

      世间上的事情没有什么难事,你只要去做、去尝试、去学习,最后都会发现很简单。当你觉得难,是因为这个方面练习得太少了。看别人做好像很难,事实上当你做到了的时候就发觉很容易。每个人都是这样,当你做一件事情做到了就觉得很容易,不会做的时候就非常难。做到就要去学习,“学而时习之”,自然就会生起胜解;有了胜解以后再不断去修习,就做到了,其实没有什么难的。

             成佛,教下讲要“三大阿僧祇劫”,宗下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说法差别太大了:一个是要三大阿僧祇劫,你想想,要多长时间?无数大劫,才能慢慢地修;另一个是放下屠刀,当下成佛。这话矛盾不矛盾呢?也不矛盾。师父讲过一句话,叫“当下就是永恒”,永恒比三大阿僧祇劫还长。放下屠刀,当下就成佛了,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会发觉当下就是永恒,永恒和当下是一样的,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也就在当下。

      理不坏事,事也不坏理。所以佛法,有些时候你没有去修持,对这样的话就理解不到,就觉得太玄了。学佛法最重要的要知道一点:要懂语言学,就是声明,不要死在句下。

      一切佛法(讲法、修行),法没有定法,都是因人而说的。你可以说“三大阿僧祇劫成就”,没有错;说“即生成就”、禅宗讲“见性成佛”,也没有错。这都是应机说法的。有根基的人就不论次第,为什么?怕你着在次第上、著相,是破你的相的。但是你又不能执著这句话,你要是执著“不论次第”,那你又死在这句话下了。你不是死在这句话下、就是那句话下,反正就是死了。佛法不能死,要活的。

             师父今天看了一本书,作者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对中国佛法做了总体的评判。看上去好像很谦虚,说自己:“我也是凡夫,但是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就开始评判中国的佛教史,好像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一样。其实他讲的都没错,错的是死在句下,话给说死了。

      佛菩萨说话没有一句话是死的,都是活泼泼的,每句话都是活的。因为一切万法都是自性的妙用、真空妙有,当然是活的。话给说死了,就有所住了;有所住就生其心,就不对了。讲法也是一样,讲是讲了,但是无所住;如果你讲了觉得很了不起,好像把佛法都弄通了一样,评判这个、评判那个,好像盖棺定论似的,这样说明你没有修行,不懂佛法。

      佛说法,最后说“我一个字也没说”。佛多厉害!释迦牟尼佛讲三藏十二部,最后说“我一个字没说”,就是告诉你,佛说的话都是应机施教,不要死在句下。

      不要说“缘起性空就是最究竟的”。“缘起性空”是究竟的法吗?谁说“缘起性空”?既不是缘起,也不是性空。万法是缘起的吗?最初的缘从哪里起?性空?性哪里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点都没空。怎么性空呢?佛性不空,性怎么空?他说“性空”,性就是我们的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没有说一切众生都没佛性。没佛性就性空了,有佛性就性不空。所以既不是缘起,也不是性空。

      什么是“缘起性空”?说缘起性空是对小乘的人或者对有法执的人说的:万法是缘起、自性空。这没有错,但你不能执著。你执著缘起性空就错了,师父就跟你说既不是缘起、也不是性空。

            佛说的法都是因材施教。佛到第三转法轮讲如来藏, 作者又执著了有个如来藏,说如来藏是对中下根基的人说的。佛第三转法轮反而转回去了?“佛第三转法轮是对中下根基的人讲的”,这就是颠倒。佛第三转法轮是对第二转法轮的升华,第二转法轮讲大般若,第三转法轮还要在第二转法轮里面有一个更高的提升和升华,不是对小根基的人说的。

      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认为如来藏讲得好像有点像外道似的,因为讲有、讲本体论,所以他又执著佛这样讲法好像是对中小根基的人说法。这样的观点肯定是完全错解如来意。

      佛讲法都是因材施教。佛讲了义的教典虽然不是真理,但也是针对第二转法轮“缘起性空”这种教法的一个升华。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光讲空、讲缘起,一切万法缘起,那最初的法从哪里来?最初的缘起从哪里起的?这样讲不过去。“性空”,万法的性空是空,但是既然万法是性空,那万法从何而起?它会无缘无故就有了吗?按你这样说就是无因论,万法没有原因就有了。有因还是无因?有因不对,无因也不对。所以讲缘起肯定是错的。

      讲缘起性空也是就万法当下的切面去观、剖析,因为确实找不到它的自性,确实好像是各种因缘条件和合的。这是一个方便说,不是究竟说。方便说是可以的,就是权说,也就是站在某种层面上去说,它不是究竟的真理,暂且这么说,这样说也没有错。观察万法当下确实是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自性,所以就讲“缘”。

      以后你们记住,不要有法执,学习佛法也是这样,师父讲的一切法都是针对你的问题、针对你的执著,没有什么实义,不要把师父讲的话执为实有,执著为绝对的真理。否则的话,禅宗祖师就说你这就死在句下,说明你的所知障很重、法执坚固。这点你们要知道。

      因为真理不可思议、不可言说,那怎么办呢?那就通过所说的法对治你的问题,把你的所有问题(烦恼障、所知障等一切障碍)都排除了以后,本来面目自然就显现出来,不需要去说,说不到。但是我们要去除这些烦恼障和所知障,就是无明,把这些可说的都舍干净了,舍得不能再舍了,一切都不了,那不就自然显现了吗?

      我们的自性是不可言说、不可言传、不可思议的,所以凡有言说皆是戏论。所谓的戏论就是对治你的执著的,戏弄你。你执著了,就说一些话让你放下这个执著,告诉你“你的执著不对”。

             学习佛法,掌握了这个窍诀就不难,窍诀是最重要的,这个是窍诀中的窍诀——活泼泼的佛法。


      >>>>阅读详情<<<<
  • 什么是爱别离?

      快乐之境失去的时候就感受到苦,这属于爱别离苦。比如当你喜欢的人离开你了,这种苦就是爱别离。或者你喜欢的、贪著的东西失去了,都有苦,这属于爱别离苦。所谓的快乐就是你贪著的东西得到了,所以有快乐的感觉。快乐之境失去了,那就是属于爱别离苦,爱别离苦是属于苦苦。


      >>>>阅读详情<<<<
  • 什么是不离爱?为什么叫坏苦?

      坏苦又叫不离爱,意思就是觉受悦意以后有一种执著,不希望这个觉受消失、离开,希望保持住,但是不可能保持住,它很快就消失掉。

      贪欲想持续,但就是持续不了,这就叫坏苦。就是不希望觉受离开却消失了,这个就叫贪爱。

      打比方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虽然可能比较合口味,但是你不起贪念,就没有不离爱。正在吃可口的饮料或者是好吃的,但是你同时心不起贪,不起执著心,觉受过去了没有留恋它,没有希望它保持住。你要观住自己,要是起了执著心就叫贪爱,同时又增长了贪爱。贪爱是会增长的,你要是没有觉察到贪爱,贪欲就会增长,这点很重要。

      乐境之所以叫坏苦,是生起了不离爱:贪欲生起来以后希望它不离开,希望将来(哪怕是下一刹那都叫将来)还能够继续保持住这个觉受。但是保持不住,所以叫坏苦。


      >>>>阅读详情<<<<
  • 情执有什么过患?

      道理听起来容易,面对自己执著的人,情执就太难放下了。出家人可以放下这个情。世间人可能不理解出家人,但是作为出家人应觉得自己是真的很幸运,能够放下世间的情执,看破情执——这不是什么好东西,世间一切苦难都是从这个情上来的。

            有了情就有了欲,就有了生命,然后就生生世世轮回。没有这个情的话就不会轮回了。人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这个情来的。没有情哪里有人呢?情就是一种贪爱。“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从这句话你就可以悟到,一切众生都是幻化的。哪里有什么众生?无明本身是没有自性的,贪爱也只是一种业力,人就是业所生,看上去就是一个一个的,就像肥皂泡一样。芸芸众生在一起,就像肥皂泡一样的。但是你正在做肥皂泡的时候还执著得很,觉得床边这个肥皂泡跟“我”最有缘,执著不舍,时时地抓住,放不下。

             有智慧的人就看得清楚,生命其实很短暂。在宇宙银河里面,人的生命几十年就是弹指间一刹那的事情。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贪恋,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你去放不下的?

      世间人最贪著的可能还是情执,最贪爱的就是这个情执,这个情执是最可怕的,所以没这么简单。

      很多女人对孩子也是情执极深的,女性对自己儿子的那种情执不亚于对老公的情执。女人的情是会转换的,她在谈恋爱、结婚的时候对老公的情,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变成对儿子的情。

      情执是生死的根。对孩子的贪求心很强,男女都有,但是女人更强烈一点。很多女人为了孩子都可以去死的,牺牲自己的境界都可以做得到,你看情执有多深,很苦啊。情执生起来的时候都是很苦很苦的,烦恼生生世世都跟着,因为情执而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女人有些时候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有些时候是为了老公,就是情执引发,可能造下地狱的业,最后下地狱去了。


      >>>>阅读详情<<<<
  • 如何清净定业?定业是绝对确定的吗?定业可以转吗?

      定业要清净是比较难的,要看你有多大的决心,看你怎么修。在人天道来说是定业,到了解脱道变成不定业了;在解脱道可能是定业,到了菩萨道你一修菩提心就变成不定业了。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定不定业还是看你在哪个道上修,不是完全确定的。有些业在人天道上是定业,到了解脱道就不是,因为解脱道的空性智慧可以转,变成不定业。


      >>>>阅读详情<<<<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WhatsApp交谈

邮件:yimingzhiguang@gmail.com

工作时间:北京时间 9:30-23:00,节假日不休息

关注微信